-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思乡之情。
首句“异乡寒觉早”,点明了诗人的身在异乡,感受到比家乡更早的寒冷,暗示了离乡背井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寒”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也包含了情感上的冷寂。
次句“故国信来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收到的家书变得稀少,这不仅是实际通信频率的减少,更是内心深处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日益浓烈的体现。信件的稀疏,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加重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秋风江上望”,将视角转向了眼前的景象。秋风起,诗人站在江边远眺,这一动作本身就蕴含了深深的孤独与感慨。江水悠悠,秋风瑟瑟,这样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一雁正南飞”,以一只孤雁的南飞作为收尾,寓意深远。雁是候鸟,秋季南飞,春天北归,它们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隐喻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如同雁的南飞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割舍。这一句以景结情,含蓄而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异乡的寒冷、家书的稀少、江边的秋风以及南飞的大雁,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乡之情的画面,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堆婆石
撑空叠石何嵯峨,世传其名曰堆婆。
乃在浙岭之巅,吴山之阿。
我来于此少憩息,借问父老元如何。
父老为言五代时,有婆姓方氏结茅岭巅两鬓皤。
为念往来渴,均施汤水无偏颇。
行人以此尽感激,婆言吾亦期无他。
早晚吾骨只堆此,愿将一石堆吾坡。
尔来迄今四百载,行人堆石不少差。
我亦拾石堆其冢,既行且叹复逶迤。
今冢之高过百尺,堆石亦已岂虚过。
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古人一饮在必报,如此传说夫岂讹。
吁嗟俗世人,乃道无恩波。
反恩以为雠,此语愚已多。
我适来此秋向晚,满屦霜叶仍吟哦。
因笔记此堆婆石,慷慨为赋堆婆歌。
《堆婆石》【宋·许仕叔】撑空叠石何嵯峨,世传其名曰堆婆。乃在浙岭之巅,吴山之阿。我来于此少憩息,借问父老元如何。父老为言五代时,有婆姓方氏结茅岭巅两鬓皤。为念往来渴,均施汤水无偏颇。行人以此尽感激,婆言吾亦期无他。早晚吾骨只堆此,愿将一石堆吾坡。尔来迄今四百载,行人堆石不少差。我亦拾石堆其冢,既行且叹复逶迤。今冢之高过百尺,堆石亦已岂虚过。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古人一饮在必报,如此传说夫岂讹。吁嗟俗世人,乃道无恩波。反恩以为雠,此语愚已多。我适来此秋向晚,满屦霜叶仍吟哦。因笔记此堆婆石,慷慨为赋堆婆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367c69a706cfc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