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
《秋》全文
宋 / 谢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异乡寒觉早,故国信来稀。

秋风江上望,一雁正南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国信(guó xìn)的意思:国家的信用和声誉。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思乡之情。

首句“异乡寒觉早”,点明了诗人的身在异乡,感受到比家乡更早的寒冷,暗示了离乡背井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寒”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也包含了情感上的冷寂。

次句“故国信来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收到的家书变得稀少,这不仅是实际通信频率的减少,更是内心深处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日益浓烈的体现。信件的稀疏,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加重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秋风江上望”,将视角转向了眼前的景象。秋风起,诗人站在江边远眺,这一动作本身就蕴含了深深的孤独与感慨。江水悠悠,秋风瑟瑟,这样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一雁正南飞”,以一只孤雁的南飞作为收尾,寓意深远。雁是候鸟,秋季南飞,春天北归,它们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隐喻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如同雁的南飞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割舍。这一句以景结情,含蓄而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异乡的寒冷、家书的稀少、江边的秋风以及南飞的大雁,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乡之情的画面,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谢逸
朝代:宋   字:无逸   号:溪堂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生辰:1068-1113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猜你喜欢

华亭百咏·其六十九风月堂

夜静蒲萄皱,云舒玉鉴凉。

筑堂人不见,樽酒暗相望。

(0)

贵妃閤端午帖子·其二

淑德仪宫阃,天教受祉繁。

艾人暨桃印,奚用更悬门。

(0)

皇后閤端午帖子·其二

宝篆烟轻绕,瑶台日正中。

等闲调玉瑟,聊助舜琴风。

(0)

代同舍上郎中·其三

逸气飘飘正妙年,纵横礼乐扫三千。

胪传玉陛星辰晓,姓字巍居鼎甲先。

(0)

堆婆石

撑空叠石何嵯峨,世传其名曰堆婆。

乃在浙岭之巅,吴山之阿。

我来于此少憩息,借问父老元如何。

父老为言五代时,有婆姓方氏结茅岭巅两鬓皤。

为念往来渴,均施汤水无偏颇。

行人以此尽感激,婆言吾亦期无他。

早晚吾骨只堆此,愿将一石堆吾坡。

尔来迄今四百载,行人堆石不少差。

我亦拾石堆其冢,既行且叹复逶迤。

今冢之高过百尺,堆石亦已岂虚过。

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古人一饮在必报,如此传说夫岂讹。

吁嗟俗世人,乃道无恩波。

反恩以为雠,此语愚已多。

我适来此秋向晚,满屦霜叶仍吟哦。

因笔记此堆婆石,慷慨为赋堆婆歌。

(0)

雪后·其二

万木未春先玉蕊,千峰非浪亦银山。

雪融毕竟无踪迹,依旧梅花耐岁寒。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