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薄俗(báo sú)的意思:指言谈、行为轻浮、庸俗不雅。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残生(cán shēng)的意思:指在战乱或灾难中幸存下来。
楚兰(chǔ lán)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景色美丽的样子。
村里(cūn lǐ)的意思:指在农村或偏远地区。
存身(cún shēn)的意思:指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做出某种行动或采取某种措施。
寄情(jì qíng)的意思:寄情指的是把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或场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落莫(luò mò)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中断或终止。
年长(nián zhǎng)的意思:年纪大,年纪比较长。
偏怜(piān lián)的意思:偏袒、偏爱、偏心地怜悯或同情。
情亲(qíng qīn)的意思:亲情深厚,感情深切。
身计(shēn jì)的意思:指人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计策或手段。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物候(wù hòu)的意思: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泛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落寞江村的独特心境,通过对物候新变的敏感感知,流露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首联“落莫江村里,偏怜物候新”以“落莫”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而后一句“偏怜物候新”则在对比中凸显出诗人对自然新变的特别喜爱,这种情感的反差,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也暗示了其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变迁的敏感和关注。
颔联“百年长作客,此日愧为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对当前处境的自责。这里,“百年长作客”不仅指时间的漫长,更暗含着对生命旅程中孤独与漂泊的无奈与哀叹;“此日愧为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既有对自身未能在社会中立足、有所作为的遗憾,也有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刻思考。
颈联“薄俗存身计,残生随世因”揭示了诗人面对社会风气时的态度与抉择。在“薄俗”(冷漠、势利的社会风气)面前,诗人选择“存身计”,即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残生”已不多,只能顺应世事,寻求生存之道。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与自我保护的智慧。
尾联“楚兰渐堪把,采采寄情亲”则以楚地兰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对亲情的寄托。兰花象征高洁与美好,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像兰花一样,保持高洁的情操,同时通过采集兰花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这一联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亲情的深情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境,以及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精神高洁的坚韧品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寅夏令纪事后歌
吾乡地势高,水田连山麓。
不畏大雨霖,但畏骄阳曝。
今年交夏令,雨仅沾霢霂。
秧针初插时,秧水已不足。
尚有未耕田,专待雨如瀑。
何期一月来,痴龙竟藏伏。
青苗萎欲死,水田乾成陆。
即欲播杂种,亦视土膏沃。
霖雨既愆期,安望种能熟。
似此荒象成,争向县官告。
县官摇手言,报灾君且莫。
国债急如火,更比骄阳酷。
杂税且加赢,正赋乌能缩。
急将夏税完,免与施敲扑。
君国不暇顾,何暇顾民瘼。
施赈官无钱,平籴仓无谷。
转瞬开冬漕,尔再毋轻渎。
乡民闻此言,齐声问一哭。
家大人为言里中徐某隐于市。仅读学庸,逢人辄询字义。晚年喜为小诗,赏秋日偕众游山,徐后归得句云:人静一山空。饶有意味,因续成一律
为爱登临胜,孤吟夕照中。
秋深千树秃,人静一山空。
云活峰疑动,风高气转雄。
夜来归未得,新月上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