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要(bú yào)的意思:表示拒绝、不同意或不愿意做某事。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蒿蓬(hāo péng)的意思:形容人生遭遇困境、失意潦倒,无家可归。
贯虹(guàn hóng)的意思:贯穿彩虹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思想连续不断。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烟浪(yān là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象,也比喻战争或争斗中形成的浩大气势。
有日(yǒu rì)的意思:指有一天,表示将来某个时候。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占云(zhàn yún)的意思:形容雾气弥漫,云雾遮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赵姓公卿的高尚品德与生活态度,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其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联“眼里纷纷不要同,从教三径满蒿蓬”,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出赵公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即使周围环境杂乱,也不愿妥协的心态。三径满蒿蓬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诱惑,而“不要同”则强调了赵公的独立人格和高洁志趣。
颔联“肯来与子谈周易,此去何人识魏公”,进一步揭示了赵公对《周易》的深厚兴趣与独到见解。他愿意与人探讨《周易》,展现了他的博学多才;而“此去何人识魏公”则暗示了赵公的名声与地位,即便离去,也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深邃与伟大。
颈联“家近星辰双阙北,身居烟浪五湖东”,通过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赵公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星辰双阙北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中心,而烟浪五湖东则代表了宁静与自由的避世之所。这一对比,凸显了赵公在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又不失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
尾联“清台有日占云气,一丈丰碑夜贯虹”,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赵公的深远影响与不朽声名。清台占云气意味着他的智慧与品德如同云气一般,能够洞察世间万象,引领时代潮流;一丈丰碑夜贯虹则是对赵公功绩与声誉的极高赞誉,即使在夜晚,他的丰碑也能照亮天空,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公生活态度、学术追求、道德品质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宗室贵族的非凡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敬仰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