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兵燹(bīng xiǎ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战火蔓延。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地狼(dì láng)的意思:指地下的狼,比喻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或坏人。
殿脚(diàn jiǎo)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也比喻事物的基础或重要组成部分。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浩劫(hào jié)的意思:指灾难性的大破坏,毁灭性的灾难。
红头(hóng tóu)的意思:红头指的是文书或文件的首部,通常也指事情的开头或起始部分。
华首(huá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华丽、头顶上的头发华丽。
回忆(huí yì)的意思:指通过回想过去的事情或经历来唤起记忆。
焦土(jiāo tǔ)的意思:焦土是指被烧焦的土地,比喻战争或灾难后的一片荒凉和毁灭。
狼烽(láng fēng)的意思:指战火连天、战争爆发的情景。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堂(shān táng)的意思:指山中的大堂,比喻学问渊博、才能出众的人。
萤火(yíng hu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失守后的凄凉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悲壮。首句“兵燹谁能浩劫逃”,开篇即点明了战争的残酷,即便是天地间最浩大的劫难也无法逃脱。接着“平山堂外雁哀嗷”一句,以雁群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哀伤。
“三千殿脚红头尽,廿四桥头白骨高”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三千殿脚,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侍卫或宫女,这里象征着被战争吞噬的生命;廿四桥头的白骨堆积如山,则是战争留下的残酷证据。这些细节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场悲剧之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满地狼烽摧鼓角,故宫萤火没蓬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氛围。狼烟四起,鼓角声断,象征着战争的全面爆发和混乱。而“故宫萤火没蓬蒿”则将视角转向了曾经繁华的皇宫,如今却只剩下萤火虫在荒草中闪烁,一片荒凉,对比鲜明,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绿杨城郭成焦土,回忆繁华首重搔”两句,以绿杨城郭的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绿杨城郭曾是生机勃勃、繁华热闹的地方,如今却化为焦土,让人不禁心生悲痛。回忆起往日的繁华,心中不免涌起阵阵愁绪,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后扬州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