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叶卒一鸣,摄吾县藤里。
泠风分翏翏,送过回峦趾。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由上方峰根北转遇三樵人》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寻常笑疑客”表现了诗人与山中隐士般的樵夫相遇时的轻松愉快,仿佛对方的微笑让诗人误以为是远来的客人。接着,“病自杯方始”暗示诗人或许在饮酒后略感不适,但并未影响他的兴致。
“败叶卒一鸣”以落叶的声响寓言世事变迁,诗人被这自然的声音吸引,走进了藤蔓缠绕的山间小径。“泠风分翏翏”描绘了清冷的山风轻轻吹过,带来凉意,也伴随着风声穿过山峦。“送过回峦趾”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和动态之美。
“三樵适相遇”点题,诗人意外地遇见三位砍柴的农夫,他们询问诗人离青柯谷还有多远,显示出山居生活的质朴与亲切。最后两句,“含笑了无言,飘然自歌起”,通过樵夫们的含笑不语和歌声,传达出一种自在随性的山野之乐,以及诗人与自然、人情的和谐交融。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心境变化,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上日临高台,平堤草已绿。
感物动我思,骋望春江曲。
春江不可涉,幽人在空谷。
葺彼桂兰宇,好此萝薜服。
舒啸穆鸾凰,结佩锵琼玉。
居依戴颙宅,游踵焦君躅。
岂无席上珍,风尘匪所欲。
一为倾盖言,相期违世俗。
十年旷良觌,念子心烦促。
寤寐岂不谐,绵道如川陆。
悠悠河上鱼,渺渺云中鹄。
缅怀一札书,徒勤万里目。
眷言崇令名,加餐以为祝。
凛凛岁云晏,雨雪弥中林。
念子即往路,河梁阻且深。
廿年事明主,谓比双南金。
国恩岂不怀,胡然有远心。
东皋解悬耜,中谷发鸣琴。
松萝夹户牖,山水流玉音。
何如长安游,舆马日骎骎。
素衣一以染,华发又欲侵。
蹇予鲁狂生,于今亦越吟。
送尔结长想,极目青山岑。
漫漫秋夜长,四壁凉风烈。
空庭流熠耀,高树号鶗鴂。
仰视玉绳垂,众星烂成列。
志士多悲心,忧来不可绝。
俯仰念昔游,流睇双龙阙。
同时有旧好,高举翔寥泬。
昔为雷与陈,今为秦与越。
永怀平生心,风尘非所阅。
麾手谢故人,长当从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