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过胡洵宅》
《重过胡洵宅》全文
元 / 郭钰   形式: 古风

入门见桂树,出门问桂树。

桂树相送迎主人何处

高叶鸣悲风,疏花落残雨

独立黄昏烟,思远天涯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残雨(cán yǔ)的意思:指雨势已经过去,只剩下雨水滴落的残余。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鸣悲(míng bēi)的意思:形容声音哀怨悲伤,发出悲鸣。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思远(sī yuǎn)的意思:思考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远天(yuǎn tiān)的意思:指目光远大,志向高远。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重过胡洵宅》,作者是元末明初的郭钰。诗中以桂树为线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友人去向的探寻。首句“入门见桂树”,开门即见桂,象征着友人的住所,也暗示了友人的高洁品格。接着,“出门问桂树”,诗人出门再寻,通过桂树询问友人的踪迹,体现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

“桂树相送迎”描绘了桂树仿佛在迎接与送别,暗示了友人离去的场景。“主人竟何处”,诗人疑惑友人究竟去了何方,流露出对友人去向的关切和失落。接下来的诗句“高叶鸣悲风,疏花落残雨”,借桂树在风雨中的凋零,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独立黄昏烟,思远天涯路”,诗人独自站在黄昏烟雾中,遥望远方,思绪飘向天涯,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桂树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郭钰
朝代:元   籍贯:吉水   生辰: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彦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猜你喜欢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捲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0)

济上作

两年为客逢秋节,千里孤舟济水傍。

忽见黄花倍惆怅,故园明日又重阳。

(0)

牡丹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0)

幽愤诗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暗人。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冤,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纭,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徵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0)

王昭君辞·其二

纨扇秋风怨未消,长门明月望空遥。

人生失意无南北,何必天涯叹寂寥。

(0)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