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汉高纪》
《读汉高纪》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烧礼乐随之熄,长者还生傲慢风。

四海未嫌骄仲氏,一羹还欲共而翁

独输留皓鸿矰外,莫怪韩彭狗鼎中。

天统特推三尺定,敢于嬴项英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傲慢(ào màn)的意思:形容人态度高傲、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感受。

长者(zhǎng zhě)的意思:指年长者,尊称年长的人。

而翁(ér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年纪很大。

敢于(gǎn yú)的意思:指有勇气、有决心去做某件事情,不怕困难或危险。

韩彭(hán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非常聪明。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统(tiān tǒng)的意思:指天地统一,世界和谐。

嬴项(yíng xiàng)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或影响。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仲氏(zhòng shì)的意思:指同姓的人,多用来指同一姓氏的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读汉高纪》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反思。首句“书烧礼乐随之熄”暗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传统礼乐制度的破坏,暗指汉高祖刘邦崛起后社会秩序的改变。次句“长者还生傲慢风”批评了汉高祖刘邦晚年性格中的傲慢倾向。

接下来,“四海未嫌骄仲氏,一羹还欲共而翁”两句,通过比喻,指出虽然天下尚未完全接受刘邦的骄傲,但他仍渴望与父亲般的功臣分享权力,如对待萧何(仲氏)。然而,诗人在此转折,用“独输留皓鸿矰外,莫怪韩彭狗鼎中”来暗示,即使刘邦有此意愿,但历史评判中,韩信和彭越的命运(被烹杀于狗鼎)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

最后两句“天统特推三尺定,敢于嬴项说英雄”总结全文,强调天命和法律(三尺之法)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对比刘邦与秦始皇(嬴政),认为刘邦虽是英雄,但其结局并非完人,也受到历史法则的制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依托,寓言性强,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剖析,也体现了诗人对权力更迭与道德伦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喜雍陶至

今朝笑语同,几日百忧中。

鸟度剑门静,蛮归泸水空。

步霜吟菊畔,待月坐林东。

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

(0)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长谣朝复暝,幽独几人知。

老鹤兼雏弄,丛篁带笋移。

白云将袖拂,青镜出檐窥。

邀取渔家叟,花间把酒卮。

(0)

三不为篇·其一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为则不然。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今好,长绝来怨。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0)

叹路傍枯骨

行行遍历尽沙场,只是偏教此意伤。

从来征战皆空地,徒使骄矜掩异方。

(0)

伤画松道芬上人

百法驱驰百年寿,五劳消瘦五株松。

昨来闻道严陵死,画到青山第几重。

(0)

长安述怀

黄河冰合尚来游,知命知时肯躁求。

词赋有名堪自负,春风落第不曾羞。

风尘色里凋双鬓,鼙鼓声中历几州。

十载公卿早言屈,何须课夏更冥搜。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