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刘 机 将 仕 韵 宋 /晁 公 溯 承 平 玉 烛 四 时 和 ,处 处 惟 闻 击 壤 歌 。富 国 不 须 搜 粟 尉 ,劝 民 当 应 力 田 科 。使 君 身 似 社 樗 老 ,故 里 贤 如 乔 木 多 。今 日 群 原 诚 可 作 ,吾 谁 归 者 有 东 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当应(dāng yìng)的意思:应当、应该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富国(fù guó)的意思:指国家富裕、国力强大。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力田(lì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上辛勤劳作,用力耕种的意思。也比喻人勤奋努力地工作。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壤歌(rǎng gē)的意思:壤歌是指田间农民在耕作或收割时唱的歌曲。它象征着劳动、丰收和农民的辛勤努力。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时和(shí hé)的意思:指时机合适,和谐相处。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田科(tián kē)的意思:田科指的是农田中的各种作物。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击壤歌(jī rǎng gē)的意思:击打土坯的歌曲,比喻对社会现象进行尖锐批评的歌谣。
- 翻译
- 在和平繁荣的时代,四季和谐,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击壤的歌声。
国家富裕并不需要频繁搜刮粮食的小官,鼓励百姓应当努力耕种才是关键。
地方长官像老社树一样德高望重,故乡的贤人如同参天大树众多。
如今真的可以考虑回归故里,但谁能像我一样有东坡先生的豁达心境呢?
- 注释
- 承平:太平盛世。
玉烛:比喻清明的政治,光明的统治。
击壤歌:古代人民歌唱生活安定的歌曲。
搜粟尉:负责搜求粮食的小官。
力田科:鼓励农耕的政策或考核。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社樗:社树,古人祭祀土地神的树,此处比喻地方长官。
乔木:高大树木,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九原:古代指墓地。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借指诗人自己有旷达的胸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承平玉烛四时和"赞美了和平时期光明照人的政绩,"处处惟闻击壤歌"引用击壤之乐,象征着人民安居乐业。诗人认为国家富裕并不需要苛刻的搜刮,而是鼓励农耕为本,"富国不须搜粟尉,劝民当应力田科"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接着,诗人自比为老社树,虽年迈但仍为地方贡献,家乡人才辈出如同高大乔木,显示出对故乡贤才的赞赏。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虽然自己身处高位,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今日九原诚可作,吾谁归者有东坡",暗指自己也希望能像东坡居士那样,回归田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