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不管(bù guǎn)的意思:表示不论什么情况或条件,都不在意或不顾及。
常年(cháng nián)的意思:指长期、经年累月。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从流(cóng liú)的意思:从中流而上。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伏暑(fú shǔ)的意思:指夏季的酷暑已经过去,进入盛夏,天气开始凉爽。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锦官(jǐn guān)的意思:指官位高且富有的官员。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流转(liú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人之间不断变动或流动。
任从(rèn cóng)的意思:顺从,听从,不加反抗。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锦官城(jǐn guān chéng)的意思:比喻权力和地位高的人,容易陷入困境或受到打击。
- 鉴赏
这首《锦城端午》描绘了明代成都(古称“锦官城”)端午节的盛况与诗人对帝乡的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期间的习俗活动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锦官城里遇端阳,好事常年忆帝乡”,开篇点题,描述了在成都这个繁华之地,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让诗人想起了往昔帝都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帝乡”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京城或其他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颔联“颁扇不知三伏暑,赐衣犹带九天香”,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场景。诗人提到朝廷在端午节时会发放扇子和赐予衣物,这些物品不仅在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还带有皇家的香气,象征着皇恩浩荡。这里通过“三伏暑”和“九天香”的对比,既突出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家恩赐的感激之情。
颈联“却看绝塞孤云远,闲坐空亭一面凉”,转而描写了一幅更为宁静的画面。诗人似乎离开热闹的庆祝现场,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亭子里,眺望远处的孤云,感受着一丝丝凉意。这一联通过“绝塞孤云”与“空亭一面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平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佳节任从流转在,丹心不管鬓毛苍”,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热爱,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坚守。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他心中的赤诚之心不变,即使鬓发斑白,也不改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这句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锦城端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与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