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月空上人四首·其四》
《送月空上人四首·其四》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烈性(liè xìng)的意思:形容性格、气质或行为激烈、强烈。

弥陀(mí tuó)的意思: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雄烈(xióng liè)的意思:形容英勇豪迈、气概威武的样子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月空的僧人归隐山林的情景。诗人以“云山归去扫烟萝”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离开尘嚣,回归自然的场景,仿佛他与云山融为一体,扫去烟雾缭绕的山林,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接着,“行役都忘岁月过”,表达了僧人在修行路上的专注与忘我,时间在他心中似乎失去了意义,所有的劳顿与奔波都化为对内心的探索与追求。这种境界体现了佛教中“无常”与“放下”的哲学思想,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后两句“尽敛从来雄烈性,蒲团终日礼弥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尽敛从来雄烈性”暗示了僧人过去可能有过勇猛刚强的性格,但在修行的过程中,这些外在的特质逐渐被内敛,转化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不仅是对个人性格的转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升华。

“蒲团终日礼弥陀”则具体描绘了僧人日常修行的生活状态。蒲团是佛教徒坐禅时所用的垫子,这里象征着僧人每日的修行活动。通过不断地礼拜弥陀(即释迦牟尼佛),僧人不仅在形式上表达对佛法的敬仰,更是在精神上寻求与宇宙真理的连接,实现内心的净化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世界。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既是对个人修行之路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意义的探讨。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八首·其十一

半夜谁传无尽灯,黄梅席上许卢能。

虚明自照非心力,分付丛林了事僧。

(0)

与法上人南谷过黄氏居·其二

乱石深云寻野泉,老侬怪我地行仙。

钟情山水醇于酒,今夜竹床成醉眠。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九十五

一阳生,飘瑞雪,唤转鳌山底时节。

铁树开琼花,乌龟变白鳖,普贤眼里重添屑。

(0)

颂古十四首·其十

还还还后更无还,一个闲人天地间。

昨夜大虫遭虎咬,皮毛落尽体元斑。

(0)

杭州普圆庵请赞

花插不萌枝,衣披无缝袄。

百万人前辊绣毬,八十翁翁忘却老。

挨开千圣门,乾坤只把一毛吞。

拶透长安道,净秽不禁苕帚扫。

当年曾蹈须弥卢,而今觉见众山小。

布丹青,打之绕,猫儿洗面自道好。

(0)

證道歌·其一一五

无相无空无不空,拈槌竖拂警盲聋。

解道狗子无佛性,焉知全体与空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