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夕》
《秋夕》全文
明 / 周复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家家不到秋半怀归

落叶见行马,寒城捣衣

鸿飞潞水急,云过楚峰稀。

惟有秋月,能扬万里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寒城(hán chéng)的意思:指寒冷的城市或地区。

鸿飞(hóng fēi)的意思:形容大鸟飞翔或大事业腾飞。

怀归(huái guī)的意思:怀念家乡,思念归乡之情。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见行(jiàn xíng)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推测出事物的本质或未来的发展趋势。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梦家(mèng jiā)的意思:指在梦中遇到的人或事情。也用来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或空想。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行马(xíng mǎ)的意思:行进、奔驰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鉴赏

这首《秋夕》由明代诗人周复俊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季节更替与内心情感的微妙交织。

首句“梦家家不到”,以梦境开篇,暗示主人公对家的深切思念,却无法真正到达,营造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秋半复怀归”点明时令,秋季已过半,而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落叶见行马,寒城催捣衣”两句,通过落叶与行马的动态景象,以及寒城中捣衣声的细节,生动地勾勒出秋日傍晚的景象。落叶飘零,行马匆匆,寒城的捣衣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既渲染了季节的变迁,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鸿飞潞水急,云过楚峰稀”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大雁南飞,急促地掠过潞水之上,云朵快速地从楚峰上空飘过,留下稀疏的痕迹。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惟有中秋月,能扬万里辉”将视角转向中秋之夜,月亮高悬,光芒万丈,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一句不仅是对月光美的赞美,也是对团圆与希望的象征,即便身处异乡,心中仍有一轮明月相伴,给予温暖与慰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周复俊
朝代:明   字:子吁   号:木泾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96—1574

(1496—1574)苏州府昆山人,字子吁,号木泾。嘉靖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四川、云南左右布政使,官至南京太仆寺卿。弱冠与王同祖、顾梦圭并称“昆山三俊”。居官贞介,里居闭门谢客。有《东吴名贤记》、《泾林集》、《全蜀艺文志》、《玉峰诗纂》。
猜你喜欢

送黄仲逊之安平镇巡检

闻说安平镇,荆湖当要关。

潇湘合二水,衡霍拱千山。

地僻居民少,时清逻卒閒。

遥知到官后,多在醉吟间。

(0)

牡丹百咏·其二十八

赤玉盘高还捧日,紫霓裳薄不留尘。

长绳可系西飞日,箫鼓还娱不夜春。

(0)

荷鹭图为薛御史作

秋山泬寥秋水阔,一夜天风起蘋末。

万籁凋馀锦树空,繁花落尽红衣脱。

鵁鶄鸂鶒俱无声,沙边白鹭如有情。

幽禽相呼落日暝,尺鲤下避寒潭清。

寒潭直下几千尺,落羽回波共萧瑟。

独立遥怜海屿青,低飞不碍江云白。

诗家画格还相宜,却忆江南初见时。

雍陶池上风雨集,摩诘田中烟火迟。

吾生颇似巢笼鸟,十年尘土长安道。

万里沧浪一片秋,安得閒身此中老。

(0)

奸老革

奸老革,天下宁有许多贼?

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都民。

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

君不见江都城外入图侬,那能更到丹阳宫。

(0)

㲰狗叹

石头城中镇将死,父忠臣,儿孝子。

袁家小儿匿不住,乳母怒,门生喜。

杀郎君,要贼利,天地鬼神须鉴汝。

斗场开,㲰狗戏,狗噬狂生如噬豕。

狗亦有知能报主,齐朝司空空姓褚。

(0)

长沙竹枝歌十首·其七

湘江女儿愁落晖,湘江江上鹧鸪飞。

行人试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归。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