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寄 体 仁 宗 叔 一 首 宋 /詹 初 一 从 示 至 教 ,日 觉 旧 行 非 。但 恨 范 模 远 ,终 为 物 欲 欺 。有 知 无 取 正 ,积 惑 总 成 疑 。独 有 依 归 念 ,端 然 未 改 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端然(duān rán)的意思:指态度端正,举止庄重,不苟且,不随便。
范模(fàn mó)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等方面具有模范作用的榜样。
改移(gǎi yí)的意思: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取正(qǔ zhèng)的意思:指纠正错误,纠偏改正。
物欲(wù yù)的意思:物质欲望没有止境,贪图享受和物质的追求无法满足。
无取(wú qǔ)的意思:没有得到,没有获得
依归(yī guī)的意思:依赖、归属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至教(zhì jiào)的意思:指极为严格、苛刻的教导或要求。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詹初写给体仁宗叔的一首表达个人修行和感悟的诗。首句“一从示至教”,表明诗人自从接受某种教诲或启示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次句“日觉旧行非”,表达了他逐渐意识到过去的所作所为有所偏差。
“但恨范模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典范的向往,遗憾自己未能贴近这些榜样。然而,“终为物欲欺”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认识到世俗欲望时常干扰他的追求。接下来两句“有知无取正,积惑总成疑”,进一步强调了知识虽多,但如果不能导向正道,反而会滋生疑惑。
最后两句“独有依归念,端然未改移”,诗人坚定了回归本心、坚守信念的决心,尽管外界诱惑不断,但他的内心归宿并未动摇。整首诗通过自我反省和决心,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凤阳周处士
士有慕恬素,习隐居田庐。
逍遥毕冬春,衣食自有馀。
孳孳轸穷匮,积善乃其图。
饬躬务俭勤,淑子惟诗书。
青云起步武,扬历陟要途。
及兹膺茂典,宠锡先亲俱。
恩荣及存殁,封秩偕鸿胪。
皇天报不爽,阴骘默与符。
铭文属太史,琢石崇丘墓。
桓桓松柏间,雨露深涵濡。
流庆未涯涘,浩若江海储。
昭兹贻后人,永世期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