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其三》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济川终望拯湮沉,喜捧清词俗襟

唯恨吟归沧海去,泣珠何计报恩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济川(jì chuān)的意思:济,救助;川,大河。比喻救济困难,帮助人们渡过困难。

泣珠(qì zhū)的意思:指哭泣时眼泪如珠,形容非常悲伤。

清词(qīng cí)的意思:

清丽的词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取 太冲 之清词,无嫌近溷;得 兴公 之佳句,寧止掷金。”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

俗襟(sú jīn)的意思:形容言谈举止不拘礼法,不拘小节。

湮沉(yān ché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消失、沉没或被遗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的《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其三)》中的一首。通过“济川终望拯湮沉”,诗人表达了对救世济民的深切愿望,寓意深远。接着,“喜捧清词浣俗襟”一句,展现了诗人以清雅之词洗涤世俗心灵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追求。

“唯恨吟归沧海去”,诗人以“沧海”象征广阔的世界或人生的无尽旅程,表达了对自身才华与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不舍。最后一句“泣珠何计报恩深”,运用了“泣珠”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与难以回报的复杂心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是对个人理想、社会责任以及人情世态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己未重阳日遣怀四首·其四

洒洒重阳雨,何愁菊未开。

老夫今日醉,何处白衣来。

儿女乡关远,星霜鬓脚催。

明朝差屈指,六十一年来。

(0)

过王氏庄小酌

长薄微微带暮城,飞丝摇荡午风轻。

云生肤寸天应近,山破模糊日漏明。

壶矢酒催花亦醉,童音诗叶律偏清。

老夫颇有寻芳意,莫遣重阴石晚晴。

(0)

元旦试笔四首·其三

新王又正月,元日雨丝丝。

未识天公意,频添宦旅诗。

倦愁还客拜,拙欲倩人医。

厌聒严州鼓,鼕鼕入夜罙。

(0)

平湖御史曹琼挽

一从飞跃出泥涂,往往逢人问玉夫。

旧学语来醒似梦,虚名身后有如无。

官荣柱史终何忝,病反当湖更不扶。

身计浮云过转瞬,百年何事是良图。

(0)

时褒柩得便舟先发四首·其三

长途归短柩,默默托诸侯。

节照千山暮,帆开五月秋。

鄱阳趋镜水,章贡夺滩流。

去去休惊恐,梅关近广州。

(0)

静观亭次定山韵三首·其三

水月来相照,双眸老更清。

人间无限事,吾且坐吾亭。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