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士达其根,愚者将奈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帝释(dì sh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帝释天,也泛指天神或神仙。
纷诡(fēn guǐ)的意思:指事物纷繁复杂,难以捉摸。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恒沙(héng shā)的意思:指数量极大,无法计数的沙子。
还生(hái shēng)的意思:指还没有出生或者已经死亡的人。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金相(jīn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非常英俊、美丽,堪称金玉之相。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明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明亮、清晰,没有任何隐瞒或虚伪。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土木(tǔ mù)的意思:指建筑工程。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智士(zhì shì)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诸罗(zhū luó)的意思:指众多、各种各样的人或事物。
诸华(zhū huá)的意思:指许多华丽的东西或装饰品。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寓怀(其二十二)》,以佛教中的圣人和佛陀形象为题材,进行了一番哲理性的探讨。首句“西方有圣人,自然坐莲花”描绘了一位高洁的圣人如莲花般端坐,象征着清净无暇。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跏趺黄金相,下照千恒沙”描绘了圣人的庄严法相,光芒普照,如同日月照亮无数世界。
诗人接着将圣人与佛祖释迦牟尼比较,“庄严先帝释,纷诡诸罗叉”,暗示圣人的威严与佛的智慧并举。然而,诗人对佛教徒过分追求形式和装饰提出了批评:“奈何浮屠教,土木被诸华”,指出佛教徒过于注重物质的装饰,这反而可能成为修行的障碍。
最后两句“求因还生障,积幻遂成魔”揭示了执着于外在形式可能导致内心的迷失,智者能洞察其根源,而愚者则不知所措。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世人修行的警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