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三刘裕》
《咏史·其三刘裕》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佛狸(fó lí)的意思:指假装虔诚、伪装圣洁的人。

何但(hé dàn)的意思:只有,仅仅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青泥(qīng ní)的意思:指泥土的颜色呈现青绿色,形容土地肥沃。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铜驼(tóng tuó)的意思:比喻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用。

翁仲(wēng zhòng)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关系。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翻译
长安何止是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欢舞,连铜铸的翁仲和驼背铜像也在微笑中展露
未来佛狸若率军南侵,那将是昔日青泥路上累累白骨堆砌的高台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唐朝的长安。
遗黎:流离失所的人民。
翁仲:古代宫门外的石人,象征守护者。
铜驼:铜制骆驼,原为汉朝宫门前的装饰物,后成为长安的标志。
亦笑开:仿佛也在微笑,形容景象荒凉而悲壮。
他日:将来的一天。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这里借指侵略者。
南下路:向南进犯的道路。
青泥:形容道路泥泞。
千尺:极言其高。
髑髅台:堆积白骨的高台,象征战争的残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城在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以及对未来的警示。首句“长安何但遗黎舞”,以长安作为历史的象征,暗示了民众在战乱后只能以舞蹈寻求片刻欢愉,反映出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困苦。次句“翁仲铜驼亦笑开”中,“翁仲”是古代石像,这里借指陵墓前的石人,而“铜驼”则是长安的标志性建筑,它们仿佛也在嘲笑这种世态炎凉。最后两句“他日佛狸南下路,青泥千尺髑髅台”,预言了北方敌人的入侵(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可能将导致累累白骨,尸骨堆积成台,令人不寒而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讽刺和警示意味。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宿陶冲

邮亭存野意,秋后日犹炎。

山好既堪爱,程宽不用兼。

玄蝉鸣外树,白鸟过低檐。

引话偏无极,同心觉未嫌。

(0)

题夏氏象贤图·其四

瞿瞿宁海,其德靡晦。礼学庭趋,秩任郎贵。

遘闵不出,伤禄不逮。

(0)

解任上马太守·其二

残云落日满东江,入夜乡心益渺茫。

蕉鹿岂知成幻梦,莼鲈偏若滞殊方。

一朝宠渥君恩重,万里飘零客路长。

幸有天风送行力,不妨人笑独归航。

(0)

劝农诗·其二

袯斯襫斯,曷秉尔镃。芟厥茂草,窒彼荒岐。

尔田不臧,谁则女诒。畇畇濯濯,罔或予埤。

狎其疆畔,无昵尔茨。率彼妇子,往馌东菑。

(0)

赠欧文士元兰

雄才方弱冠,拂拭双吴钩。

大笑当天舞,长怀出塞游。

阶除摇玉树,龙洞锁书楼。

好学淮阴子,垂纶得拜侯。

(0)

普德寺寻悦上人不遇

□中怀净土,犹隔几尘沙。

金界风烟色,珠林日月华。

悟来云是影,讲后雨为花。

何事支郎去,疏梅一树斜。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