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晨驰壁,夺归平虏章。
《即事·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斧钺(fǔ yuè)的意思:指权力极大,掌握军政大权。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取名(qǔ míng)的意思:给人物或事物起名字。
上苑(shàng yuàn)的意思:指上级领导或权贵的府邸或园林。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坛场(tán chǎng)的意思:指聚集众多人物的场所,也用来形容聚会或集会的场所。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择日(zé rì)的意思:选择适宜的日子进行某项活动
战取(zhàn qǔ)的意思:指战争中取得胜利,战胜敌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场景,充满了紧张与壮烈的气息。诗人李攀龙以“使者晨驰壁,夺归平虏章”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使者在清晨急驰战场的情景,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试图将俘虏带回,平定边疆的战乱。接下来,“自天悬斧钺,择日设坛场”,形象地描述了军队在特定的日子,于庄严的仪式下,准备进行决战,象征着正义与力量的集结。
“万马中原集,诸军上苑旁”两句,通过“万马”和“诸军”的宏大场面,展现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仿佛千军万马汇聚,准备冲锋陷阵。最后,“主恩无可报,一战取名王”,表达了士兵们对君主的忠诚与感激之情,他们愿意以一战之功,来报答君主的恩赐,追求荣誉与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丽,也深刻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他们对国家与君主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