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澹澹(dàn dàn)的意思:指心境淡泊、情绪平静、不急不躁的状态。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供馔(gòng zhuàn)的意思:供奉美食,宴请客人
剪裁(jiǎn cái)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去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入格(rù gé)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符合规定、达到要求。
山厨(shān chú)的意思:指在山中或乡村中的小厨房,比喻简陋的厨房或简陋的饭菜。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宜人(yí rén)的意思:适合人们居住或生活的环境舒适宜人。
幽静(yōu jìng)的意思:安静、宁静,没有喧嚣和嘈杂声。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余闲(yú xián)的意思:指闲暇时间,空余的时光。
杂咏(zá yǒng)的意思:杂咏指的是以诗歌形式对多种事物进行吟咏、描写或赞美。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竹石(zhú shí)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坚贞不屈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石壁藤萝引蔓斜"写出了草堂四周石壁上藤萝攀援的生动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茅堂终日对烟霞"则强调了草堂的简朴和与世无争,诗人终日在此欣赏着如画的烟霞景色。
"剪裁入格疏疏柳,幽静宜人澹澹花"两句,通过细致刻画柳树稀疏有致、花朵清淡宜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圃有余闲添竹石,诗成杂咏半田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在园中种植竹石,创作诗歌,融入了浓厚的田园气息。
最后两句"山厨供馔多风味,更喜邻翁饷笋芽",写出了山野间的菜肴丰富多样,尤其是邻居赠送的新鲜竹笋,更增添了诗人生活的喜悦和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检校草堂时的花事,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和满足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
络纬催凉,断虹收雨,庭梧报秋。
绕郡城、千顷烟波绿,正鱼肥酒美,名冠东州。
芰荷风细,蒹葭烟淡,宛在潇湘南岸头。
凝望处,似桃源洞口,初泛兰舟。贤侯。酝藉风流。
向庭讼闲时多宴游。
有信陵家世,梁园客右,才华高掩,沈谢何刘。
政声朝奏,除书夕至,即看归趋丹凤楼。
须眷恋,况新堂莹澈,好共迟留。
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
瓦釜毁未弃,黄钟幸且存。
于焉正律吕,谁为到昆崙。
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
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
亦赋乞食诗,饥疮故拙言。
靖节非此夫,如似校静喧。
顑颔不悲伤,自知美兰荪。
龙伸能蛇屈,土不蚀玙璠。
鲂鱮书懒寄,天公笺可论。
名不入苇笥,欲报天地恩。
明光出须臾,一破万古昏。
苍生讫康济,坐觉君子尊。
净尽城上乌,变化北溟鲲。
岂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
我既美子志,为子尽婵媛。
吾曹宁饿死,终肯傍祭墦。
孔明与荀贾,岂不共中原。
崎岖入巴蜀,雅志正本根。
柳子一失此,罗池为鬼冤。
问讯寄此辞,饱腹何时扪。
《趋府马上悠然思陈无己三兄成诗寄之》【宋·晁说之】瓦釜毁未弃,黄钟幸且存。于焉正律吕,谁为到昆崙。相思出苦泪,东汉太丘孙。闻之在徐州,无衣出柴门。亦赋乞食诗,饥疮故拙言。靖节非此夫,如似校静喧。顑颔不悲伤,自知美兰荪。龙伸能蛇屈,土不蚀玙璠。鲂鱮书懒寄,天公笺可论。名不入苇笥,欲报天地恩。明光出须臾,一破万古昏。苍生讫康济,坐觉君子尊。净尽城上乌,变化北溟鲲。岂但喜囚冠,故亦慰累魂。我既美子志,为子尽婵媛。吾曹宁饿死,终肯傍祭墦。孔明与荀贾,岂不共中原。崎岖入巴蜀,雅志正本根。柳子一失此,罗池为鬼冤。问讯寄此辞,饱腹何时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67c69f123f16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