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月十五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与人间情感的交融。
首句“冬月沉轮空夜阑”,以“沉轮”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冬夜中缓缓下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空夜阑”则强调了夜深人静的环境,为后续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础。
次句“绮窗华烛自凝寒”,转而描写室内景象。绮窗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窗户,华烛则是华丽的蜡烛。在这寒冷的冬夜,华烛的光芒显得格外温暖,但同时也映衬出室内的孤寂与寒冷。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差异,以及人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感。
第三句“春来依旧清光满”,转折到对未来的想象。尽管现在是寒冷的冬夜,但诗人相信春天到来时,月光依然会如往常般明亮。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肯定,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最后一句“只恐催人不耐看”,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美景的珍惜之情。在诗人看来,如此美丽的月色让人不忍心错过,担心时间的流逝会让这种美好变得难以承受。这句话既是对月色之美的赞叹,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冬夜月色之美,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三坐间用韵赠朱守
腾茂飞英,分忧愿、自然风力。
千里静,江山改观,羽旄增色。
林下风清公事少,笔端雷动奸豪息。
听宴香、深处笑声长,文章客。丹诏自,天边得。
宣室对,君心忆。趁良辰高会,履珠簪碧。
和气回春徵酝酿,政声报最惟清白。
看挥毫、万字扫云烟,吴笺湿。
和平政桥
潮之距京数千里,长短邮亭几屈指。
脚踏富沙路恰分,山傍云飞峰乱起。
低头万里瞰长江,如羊很石争跳梁。
篙师骈首帽裹黄,舟行如飞电掣光。
褰裳浅不比涉洧,舍安就危岂得计。
何人鞭石压涛惊,巨川不假舟楫济。
俶谋计直凡几缗,千柱津梁谈笑成。
遂令深谷化平陆,飞翚直上凌空青。
行尽吴头并楚尾,多少风光经眼底。
胜绝未有如此桥,虹光映水洞表里。
春来雨涨添洪波,波底森森剑戟罗。
群鱼拨剌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
未寒石捲浪花雪,清晓日浴金盘赤。
更如鏖战万鼓鸣,俯观颜容变行客。
人间无限事不平,吞恨饮气那能名。
谁能似此翻长舌,日夜怒号如诉声。
《和平政桥》【宋·赵希逢】潮之距京数千里,长短邮亭几屈指。脚踏富沙路恰分,山傍云飞峰乱起。低头万里瞰长江,如羊很石争跳梁。篙师骈首帽裹黄,舟行如飞电掣光。褰裳浅不比涉洧,舍安就危岂得计。何人鞭石压涛惊,巨川不假舟楫济。俶谋计直凡几缗,千柱津梁谈笑成。遂令深谷化平陆,飞翚直上凌空青。行尽吴头并楚尾,多少风光经眼底。胜绝未有如此桥,虹光映水洞表里。春来雨涨添洪波,波底森森剑戟罗。群鱼拨剌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未寒石捲浪花雪,清晓日浴金盘赤。更如鏖战万鼓鸣,俯观颜容变行客。人间无限事不平,吞恨饮气那能名。谁能似此翻长舌,日夜怒号如诉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567c67f42da1d8958.html
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
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
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刚到为田园。
独醒何为,持杯自劝。未能免。休把茱萸吟玩。
但管年年健。千古事、几凭阑。吾生早、九十强半。
欢娱终日,富贵何时,一笑醉乡宽。
倒载归来,回廊月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