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江曲》
《春江曲》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旱]韵

江水深蒲叶短,野凫双浴春波煖。

宫女儿白苧歌,一曲春风不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春波(chūn bō)的意思:指春天的波浪,比喻春天的景色或春天的气氛。

宫女(gōng nǚ)的意思:指宫廷中的女官员,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吴宫(wú gōng)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宫殿,比喻富丽堂皇、华丽辉煌的宫殿。

野凫(yě f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受约束,自由自在。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鉴赏

这首《春江曲》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图。

首句“清江水深蒲叶短”,以“清”字点出江水的清澈,以“深”字描绘江水的深邃,而“蒲叶短”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江边蒲草的低矮,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这三字简洁有力,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江边景象。

接着,“野凫双浴春波煖”,“野凫”指的是野鸭,它们在温暖的春波中嬉戏,画面生动活泼。这里的“春波煖”不仅指春水的温暖,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

后两句“吴宫女儿白苧歌,一曲春风吹不断”,将视角转向岸边,描绘了一群吴地的少女穿着白色苎麻衣裳,在春风中轻声歌唱的情景。她们的歌声随着春风飘散,仿佛永无止尽,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江边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玉楼春·其一

碧桃溪上蓝桥路。寂寞朱门闲院宇。

粉墙疏竹弄清蟾,玉砌红蕉宜夜雨。

个中人是吹箫侣。花底深盟曾共语。

人生乐在两知心,此意此生君记取。

(0)

赠周善长省亲

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决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咽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

勖哉勖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馀泽。

(0)

送人南归

凄凄杨柳暮,时复一蝉声。

沧海不可极,风帆难计程。

微烟生晚浦,斜日上孤城。

欲寄相思札,谁传万里情。

(0)

次韵袁升之游海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其三

花开似火半烧空,荧惑飞来失故宫。

但见洛人誇魏紫,谁知蜀国产真红。

肯随月季无时节,应怪梅花有异同。

远挈一樽谁伴我,还从山里望城中。

(0)

满江红.登楼偶作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

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

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

把清樽、独自笑馀生,成何事。尘埃外,谈高趣。

烟波上,题诗句。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

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

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

(0)

陈表道惠米缆

平生所嗜惟汤饼,下箸辄空真隽永。

年来风痹忌触口,厌闻来力敕正整。

江西谁将米作缆,捲送银丝光可鉴。

仙禾为饼亚来牟,细剪暴乾供健啖。

如来螺髻一毛拔,卷然如虿都人发。

新弦未上尚盘盘,独茧长缲犹轧轧。

旴江珍品推南丰,荷君来归携来东。

知君正直如羔羊,贻我素丝踰五总。

仙禾本出从嘉谷,色味俱同无饼毒。

鼎深熟煮葱豉香,大美元年加脔肉。

有时饭素芼以齑,馋口属餍味更奇。

束晰一赋不及此,为君却作补亡诗。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