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半 闻 莺 宋 /洪 咨 夔 木 叶 青 黄 几 栗 留 ,尽 情 啼 破 两 山 幽 。怕 人 冷 落 生 秋 思 ,故 作 春 声 为 遣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声(chūn shēng)的意思:春天的声音,指春天来临的迹象或春天的气息。
故作(gù zuò)的意思:做作,不自然地表现出某种态度或情感。
尽情(jìn qíng)的意思:尽情指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
栗留(lì l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劳节俭,不浪费财物。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落生(luò shēng)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出生。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怕人(pà rén)的意思:害怕他人,胆小怕事
遣愁(qiǎn chóu)的意思:排除烦恼,解除忧愁
青黄(qīng hu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的气色好,精神饱满的状态。
秋思(qiū sì)的意思:秋天时的思念之情。
山幽(shān yōu)的意思:山深处幽静、清幽。
- 注释
- 木叶:指秋季的树叶。
青黄:形容叶子由青变黄。
栗留:稀疏、零落的样子。
尽情:毫无保留地。
啼破:大声鸣叫,打破。
两山幽:深山中的宁静。
怕人:担心别人。
冷落:被忽视或孤单。
生秋思:引发秋天的思绪,可能指忧愁。
故作:故意做出。
春声:春天鸟儿的叫声,这里象征欢快。
遣愁:排解忧愁。
- 翻译
- 树叶已由青转黄,几片孤零零地挂着,
尽情地鸣叫,打破山间的寂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景色中的一幕,诗人听见黄叶飘零、秋意渐浓之际,却意外听到莺鸟的啼鸣。"木叶青黄几栗留",以落叶的色彩变化暗示季节的转换,"几栗留"三字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尽情啼破两山幽",形象地写出莺鸟在寂静的山林中尽情歌唱,打破秋日的沉寂,似乎有意为之,以欢快的春声驱散诗人的秋思。
"怕人冷落生秋思",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因秋景而引发的孤寂和愁绪,莺鸟的啼叫仿佛理解了诗人的感受,特意用春日般的歌声来安慰他。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敏感与细腻情感,以及对生活中的温情与慰藉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播州作
播州旧说非人居,而今南北成通衢。
一乡一聚置官长,半丘半陇皆犁锄。
播州官司万山里,叠翠浮青蹴天起。
烟雨晦冥猿鸟呼,厓壑窈深花木美。
昔日何人披草莱,尔文尔价皆豪才。
南据乌江扼喉领,北营白锦屯风雷。
自归圣朝不用武,比屋弦歌学邹鲁。
千里不闻鼙鼓声,民物熙熙皆按堵。
我时远佩藩侯书,乘高涉险登畏途。
山川形胜皆在目,不劳重写王会图。
仆夫谣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
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
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
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
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金缕曲.月正元日寿董都督
喜遇元正节。想会合贞元,挺生材杰。
曾仗雕戈提虎旅,荡扫狼烟灰灭。
问旧将、谁优谁劣。
七十年来勋业遂,置阴符、却访还丹诀。
庆初度,华筵设。萧萧两鬓飞晴雪。
看膝前、桂枝秀颖,兰芽香茁。冠盖盈庭丝管沸。
银瓮椒花酒冽。更休问、乌圆兔缺。
但祝年年春不老,比乔松、晚翠根盘铁。
奏一调,长生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