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死魅人灭,烟消坛墠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古 社 唐 /元 稹 古 社 基 址 在 ,人 散 社 不 神 。惟 有 空 心 树 ,妖 狐 藏 魅 人 。狐 惑 意 颠 倒 ,臊 腥 不 复 闻 。丘 坟 变 城 郭 ,花 草 仍 荆 榛 。良 田 千 万 顷 ,占 作 天 荒 田 。主 人 议 芟 斫 ,怪 见 不 敢 前 。那 言 空 山 烧 ,夜 随 风 马 奔 。飞 声 鼓 鼙 震 ,高 焰 旗 帜 翻 。逡 巡 荆 棘 尽 ,狐 兔 无 子 孙 。狐 死 魅 人 灭 ,烟 消 坛 墠 存 。绕 坛 旧 田 地 ,给 授 有 等 伦 。农 收 村 落 盛 ,社 树 新 团 圆 。社 公 千 万 岁 ,永 保 村 中 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神(bù shé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不振,没有朝气,缺乏活力。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等伦(děng lún)的意思:指等待对方的消息或行动,不再继续主动追求。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飞声(fēi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传播迅速,声势浩大。
风马(fēng mǎ)的意思:指风和马,比喻风驰电掣,速度极快。
给授(gěi shòu)的意思:授予、给予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狐兔(hú tù)的意思:指狡猾的狐狸和胆小的兔子,用来形容心机深沉、狡诈狡猾的人。
狐惑(hú huò)的意思:形容狡猾欺骗,迷惑人心。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惑意(huò yì)的意思:迷惑的意思,指使人迷失方向或困惑不解的意思。
基阯(jī zhì)的意思:指以基础为根本,立足于基础之上,从而能够稳定发展。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空心(kōng xīn)的意思:指内部为空洞、空虚,没有实质内容或内涵。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良田(liáng tián)的意思:指肥沃的田地,比喻优良的土地或机会。
魅人(mèi rén)的意思:迷人的人或事物
那言(nà yán)的意思:那样说话,指说话不经思考或不负责任。
农收(nóng shōu)的意思:指农业收获,特指农田的收成。
旗帜(qí zhì)的意思:旗帜是指旗帜标志,比喻引导人们前进方向的事物或象征。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丘坟(qiū fén)的意思:指坟墓或丘陵,多用于比喻人的境遇或事物的落寞凄凉。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臊腥(sào xīng)的意思:形容言谈或文章内容令人感到难以忍受的刺鼻和恶心。
山烧(shān shāo)的意思:山烧指山林发生大火。比喻灾祸临头,万劫不复。
社树(shè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所或团体。
社公(shè gōng)的意思:指人情世故,社会礼仪。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坛墠(tán shàn)的意思:指人物高尚、品德纯正。
田地(tián dì)的意思:田地是指农田或耕地,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
天荒(tiān huāng)的意思:形容荒凉、人迹罕至的地方。
团圆(tuán yuán)的意思: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心树(xīn shù)的意思:心灵的栖息之所,指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言空(yán kōng)的意思:言语虚空,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
有等(yǒu děng)的意思:有相同的等级或地位。
中民(zhōng mín)的意思:指在社会中居中地位的人民。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废弃的社会场景。开篇“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两句,通过对古老社坛的描写和人们离散导致社坛失去神灵的状况,展现出一种历史沧桑、人类活动凋零的情景。“惟有空心树,妖狐藏魅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气氛,暗示着在自然恢复生长的同时,也孕育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
接着,“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两句,用狐狸和不再有臭味(可能指的是腐肉或其他异味)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荒废状态的迷茫与失措。诗人通过“丘坟变城郭,花草仍荆榛”四字,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对立起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力的无情。
“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人与自然对抗的情景,其中“良田”被荒废,“占作天荒田”暗示着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无效或不合理利用。紧接着,“主人议芟斫,怪见不敢前”表达了当权者对于这种状况的无奈和恐惧。
诗人随后通过“那言空山烧,夜随风马奔”、“飞声鼓鼙震,高燄旗帜翻”等句子,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或军事行动,这可能是对荒废土地的一种干预或者是试图重新控制这些地区的行为。这段描述充满了紧张和动荡的情绪。
“逡巡荆棘尽,狐兔无子孙”则转向了一种生态破坏与生物灭绝的情况,而“狐死魅人灭,烟消坛墠存”更深一步地表达了这种对抗和斗争的结果:自然界的一部分(如狐)死亡,迷惑人的力量也随之消散,最终只剩下空寂的社坛遗迹。
然而,在“绕坛旧田地,给授有等伦”之后,诗歌转向了一种新的秩序和和谐。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土地再分配或者是对荒废土地的一种恢复利用。“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则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兴旺和社会生活的复苏。
最后,“社公千万岁,永保村中民”两句,为诗歌画上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这里的“社公”可能是指古代用于祭祀的地方神灵,通过对它的长寿祝愿,表达了人们对于和谐自然与社会生活持续下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荒凉废弃到生机勃勃的转变,展现了一种历史循环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