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晚一灯永,窗虚万籁深。
持杯欣有影,入道苦为心。
这首《独酌》是明代诗人袁世振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时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静谧氛围。
首句“山晚一灯永”,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仅有一盏灯火长明,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悠远的意境。接着“窗虚万籁深”,窗户前寂静无声,各种细微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深深的寂静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
“持杯欣有影”,诗人手持酒杯,欣喜于杯中倒映出自己的身影,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关注与欣赏。然而,“入道苦为心”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艰难与执着,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探索。
“淅淅风来座”,微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几分凄清之感。“遥遥月转林”,月亮缓缓移动,穿过树林,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不知今夜梦,何以散幽襟”,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的期待与渴望,希望通过梦境来释放内心的忧郁与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经秋心事转衰颓,客舍山村病眼开。
识路牛羊缘坂过,通家燕雀下檐来。
饥从野榼分蔬饭,渴指邻帘贳黍醅。
世事百年谁较是,髯公鼻息昼如雷。
居官难得是全名,于守年多政转清。
身为素王扶坠户,手提赤子出饥坑。
使来公馆文书简,吏退私斋几砚横。
似此雍容好风度,天边看著绣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