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送春用刘伯温韵》
《踏莎行.送春用刘伯温韵》全文
明 / 龚鼎孳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乱绿迷烟残英坠舆。东风不肯留春住。

问春尚未到天涯玉骢只索花边去。

罗袜凝香,红茵沾絮。春归料是春来处

黄鹂强要诉花愁,夕阳上相思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残英(cán yīng)的意思:指被击败的敌人或失败者,也可指处于困境中的人。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红茵(hóng yīn)的意思:红色的地毯。也用来形容盛大、隆重的场合。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来处(lái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来历。

罗袜(luó wà)的意思:指袜子上的花纹错综复杂、杂乱无章,比喻事物纷繁复杂,杂乱无章。

迷烟(mí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玉骢(yù cō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贵的马匹。

只索(zhǐ suǒ)的意思:只要索取。

相思树(xiāng sī shù)的意思:比喻思念之情如同树上的花朵,长久不凋谢。

鉴赏

这首《踏莎行·送春用刘伯温韵》是明代末期诗人龚鼎孳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充满了伤感与怀旧之情。"乱绿迷烟,残英坠舆",通过"乱绿"和"残英"形象地展示了春日草木凋零、花朵飘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别氛围。"东风不肯留春住",东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无奈。

"问春尚未到天涯,玉骢只索花边去",诗人借问春是否已到达天涯海角,暗示春光正在远去,而那匹白马似乎也懂得惜春,只愿在花丛中陪伴离去。接下来的"罗袜凝香,红茵沾絮",通过女性的衣物和落花,进一步渲染了春色的消逝和女子的伤感。

"春归料是春来处",诗人推测春光或许会回到它最初的地方,但那只是美好的想象,现实却是无法挽留的。最后两句"黄鹂强要诉花愁,夕阳催上相思树",黄鹂鸟的啼叫仿佛在诉说花儿的哀愁,而夕阳的落下则催促着人们面对离别,登上相思之树,寄托无尽的思念。

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春光消逝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龚鼎孳

龚鼎孳
朝代:明   字:孝升   籍贯:安徽合肥   生辰:1634年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
猜你喜欢

效诸生作雪中探梅

野梅消息近,踏冷访林端。

东阁尊空满,南枝雪半残。

疏条未禁笑,真态欲欺寒。

后夜花应好,仍勤束火看。

(0)

挽晁恭道侍郎二首·其二

往日趋金马,中年剖玉麟。

论思贰卿事,歌咏别都民。

久矣穷诸妄,归欤契一真。

东园尊俎地,俯仰迹成陈。

(0)

送曾宏甫赴光山守

千里光山去拊循,长淮练静属城闉。

开门自少公家事,领客宁无我辈人。

网户得鱼肌切玉,兵厨有酒色镕银。

老翁生死谁相访,札翰时时到水滨。

(0)

谢郑侍郎饷酒二首·其二

鸣鞭走送徒纷然,开尝政足甜中边。

甘辛未省有如许,气压烂柯山下泉。

(0)

谢宜春宰黄时举惠冬笋二首·其一

此君老去犹停雪,稚子生来亦耐寒。

记得长蔬山谷老,三珍错落粲同盘。

(0)

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其二

法许公不许,法不如公严。

公不为我留,宁避世俗嫌。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