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缘识·其二十四》
《缘识·其二十四》全文
宋 / 赵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烦恼浮生业,愚迷智自通。

根尘如不染,识照曩缘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迷智(mí zhì)的意思:迷失智慧,不明真相

生业(shēng yè)的意思: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职业或工作。

识照(shí zhào)的意思:指明事物的真相,揭示真相。

愚迷(yú mí)的意思:愚昧迷惑,不明事理

翻译
世间的忧虑和忙碌如同业障浮生
即使愚昧无知,智慧也能自我显现
注释
烦恼:指生活中的困扰和忧虑。
浮生:短暂而无常的生活。
业:佛教中指行为和因果。
愚迷:愚昧无知。
智:智慧。
自通:自然显现或理解。
根尘:佛教术语,根为内在心识,尘为外在环境。
不染:不受污染或影响。
识照:认识和洞察。
曩缘:过去的经验或因果关系。
空:佛教中指事物的本质为空性,无常和无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从这短小的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烦恼的深刻体会,以及他对智慧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烦恼浮生业”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琐事和人生的无常感慨,"愚迷智自通"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觉悟的心境。这里的“愚迷”并非贬义,而是指对世间真理的不解,对生活本质的模糊认识。而“智自通”则意味着诗人对于内在智慧的信任和实现。

接下来的两句,“根尘如不染,识照曩缘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与觉醒。"根尘如不染"中,“根尘”指的是世间万物,"不染"则象征着诗人对于这尘世间的清净无为。而“识照曩缘空”则是说,通过智慧之光照亮了往昔的因果和关系,使得一切纠缠都变得虚幻不实。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解脱的境界,是对禅理与人生真相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赵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十五

形仪淡如,胸腹空虚。

懒不学佛,钝不知书,静应诸缘而无外,默容万像而有馀。

齐物而梦蝶,乐性而观鱼。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五四

眸子射人,秋涧之津。颠毛衰白,霜松之晨。

赤湖之林,潮涨而长鲸?浪。

丹桂之影,月寒而老兔推轮。明功借位,起幻入尘。

百草头边有芳信,纵横指点自家春。

(0)

惠首座写师像求赞

衰飒仪容,僶俛颓慵。玲珑岩寺,夭矫云松。

艳冷晚秋菊,韵清霜晓钟。

刹刹尘尘三昧事,知音何处不相逢。

(0)

教禅人出丐求颂

历历枢中转化机,出门气象履芳时。

溪光丽濯红锦段,风柳细撚黄金丝。

空空不碍浑亡我,处处相逢却是谁。

会得宾头卢见佛,向人卖弄有长眉。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五十三

道绵绵兮用也不勤,道绵绵兮寂也不灭。

二乘困堕于空无,众生执迷于分别。

菩萨区区于进修,诸佛唠唠于演说。

一句子妙出三乘,一念閒功超万劫。

水月茫茫兮舟棹闲,雪云冉冉兮路岐绝。

明明灵灵兮唯己自知,大辩若讷兮大巧若拙。

(0)

偈十首·其八

触目绝对待,万法无不在。

是汝心不知,非汝心不会。

不会无不会,不知无不知。

只个不会知,殊特也大奇。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