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碣石(jié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标记地界的石碑,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立场。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秦客(qí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在外地居住的人。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野望(yě wàng)的意思:指不切实际、不现实的追求或期望。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舟中杂兴(其二十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阔的海天景象。首句“四野望不尽”,展现出视野所及的广大无垠,给人以空间的深远感。接着,“双鸥飞自閒”以悠闲自在的鸥鸟为衬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与闲适。
“沧溟沦碣石,落日照榆关”两句,通过“沧溟”(大海)和“碣石”(古代地名,此处泛指海边的礁石)的描绘,以及“落日”和“榆关”(古代边关名称)的意象,勾勒出夕阳西下时分,海天交接处的壮丽景色,寓含着时空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远屿烟波黯,孤城海气寒”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苍茫的氛围,远处的岛屿在烟波中若隐若现,孤城则笼罩在寒冷的海气之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因之叹秦客,从此觅三山”,诗人借“秦客”(可能指传说中的仙人或游子)和“三山”(传说中的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寻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某种感慨和对未知的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上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吊青溪姑词
投余兮绿波,彼土偶兮柰何。
余魂兮无依,依余兄兮山阿。
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
称天兮诉余冤,令谗夫兮不终。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