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
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秋日忆故园》。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回忆起故乡的情景,充满了对故园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素得故园趣,远如南涧阿”,诗人以“素得”二字开篇,表达了他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切感受,仿佛那里的趣味与美景,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接着,“远如南涧阿”一句,将故乡比作南涧阿,南涧阿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或某种特定的景观,通过这个比喻,诗人形象地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怀念。
接下来的“众芳时既集,啼鸟秋复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秋天的景象。众芳的聚集,意味着秋天丰收的季节,而啼鸟的增多,则是自然界的生动表现。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故乡秋天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对竹不及晦,酌酒屡当歌”则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竹林,饮酒赋诗的情景。这里的“不及晦”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屡当歌”则表明了诗人借酒抒怀,以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状态。这一场景充满了诗人的孤独与深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去乡仅十载,怀之可奈何”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十年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对故乡的怀念却依然强烈,无法排解。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故乡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回忆空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怀念与情感的深度。
何处无奇观,隐显随所遇。
事有幸不幸,邂逅元非素。
招提枕山趾,出郭才数步。
高亭齐浮云,杖策邀我屡。
西厢偶徘徊,屋敝惊颓仆。
穴壁试一窥,似觉万景聚。
同来老先生,错愕喜相顾。
明朝便鸠工,栋宇更寻度。
华堂不日成,杂沓千山赴。
落日下层巅,寒烟笼远树。
乾坤发秘藏,物象争呈露。
烂赏良未能,草略杯盘具。
群公意尽欢,韵语各吟赋。
和气回阳春,篇篇奏韶濩。
堂以横翠名,夸诧盈道路。
人材何异此,用舍得其趣。
渭滨一钓夫,起为周室辅。
皇皇鲁真儒,终以不合去。
圣道奚加损,山亦无新故。
废兴适然耳,万事成感悟。
《横翠堂成与诸公落之蒙贶佳篇不敢当也谩作数》【宋·郭印】何处无奇观,隐显随所遇。事有幸不幸,邂逅元非素。招提枕山趾,出郭才数步。高亭齐浮云,杖策邀我屡。西厢偶徘徊,屋敝惊颓仆。穴壁试一窥,似觉万景聚。同来老先生,错愕喜相顾。明朝便鸠工,栋宇更寻度。华堂不日成,杂沓千山赴。落日下层巅,寒烟笼远树。乾坤发秘藏,物象争呈露。烂赏良未能,草略杯盘具。群公意尽欢,韵语各吟赋。和气回阳春,篇篇奏韶濩。堂以横翠名,夸诧盈道路。人材何异此,用舍得其趣。渭滨一钓夫,起为周室辅。皇皇鲁真儒,终以不合去。圣道奚加损,山亦无新故。废兴适然耳,万事成感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067c69791b734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