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卑湿(bēi shī)的意思:卑微、谦虚、谦逊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化作(huà zuò)的意思:化作指将某种形态或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或状态。
黄埃(huáng āi)的意思:指尘土飞扬、黄沙漫天的景象。
彭殇(péng shāng)的意思:指英年早逝或英才早逝。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青蝇(qīng yíng)的意思:指那些喜欢在别人困难或者不幸的时候加以讥讽、嘲笑或者乘虚而入的人。
沈湎(shěn miǎn)的意思: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疏狂(shū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肆傲慢,不顾他人感受。
速朽(sù xiǔ)的意思:迅速腐朽,指事物的衰败速度很快。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虚白(xū bái)的意思:指空白无物,没有填充的状态。
夷惠(yí huì)的意思:表示对待朋友或亲人时应该以诚实和善意相待,不应该互相欺骗或伤害。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子服(zǐ fú)的意思:指孩子穿着成人的衣服,形容孩子过早地承担成人的责任或行为不合适。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的意思:指的是高居而俯瞰,形容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首联“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描绘了主人公在王处士去世后,以酒祭奠,以铲土为仪式,表达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敬意。这里运用了“沈湎”、“举杯”、“殷勤”、“荷锸”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悼念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王处士生前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颔联“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则进一步探讨了对生死的看法。通过“疏狂”与“青蝇吊”、“卑湿”与“子服来”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悼念方式的反思,认为真正的悼念不在于形式上的庄重或世俗的礼节,而在于内心深处的真诚与理解。
颈联“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引用了古代哲学家的观点,将王处士的一生比作“夷惠”(指隐士和贤人)的半生,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最终都化为了“黄埃”,即尘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一联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尾联“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则是对王处士才华的肯定。即使他的文章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但他的才华如同“瑶葩”(珍贵的花朵),依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永存。这既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积极解读,即即使生命有限,但通过创造和贡献,可以留下不朽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王处士生平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表达了对生命、死亡、艺术与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少宗伯崔公子钟致书币香仪吊慰志感一首
崔公邈邺台,黄生寄吴壤。
未瞻琼瑶色,尝接鸿雁响。
丈夫意气合,四海即吾党。
岂曰形面交,共以心期赏。
岁阑擢南服,煌煌宗伯长。
闻之怡我衿,谓当驱车访。
人事懊不齐,母氏去慈养。
哀庐无酬荅,画扇有啼怆。
公良悼此戚,仪物贲堂愰。
吊言何殷勤,长跪启灵爽。
葬有千里会,此谊古贤上。
永抱刻骨情,耿以佩诚飨。
晚泊麻溪望皋亭临平德清诸山周览吴王庙宫一首
落日澹川晖,凝霏迥霄色。
列山秀遐迩,重峦恍空逖。
目寓一以佳,情来讵能抑。
瑰奇志栖词,茫淼想攀适。
辍枻戾麻渚,跻野践桑域。
土风悦新览,乡庙伫昏历。
虽泯三鼎业,犹馀千载迹。
慨昔成此章,明镫咏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