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突阴洞兵,惊魂摄鞞鼓。
百梗通细流,水径极岨峿。
拓臂两隘开,攒骭万矛聚。
昂首(áng shǒu)的意思:指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姿态。形容自信、傲慢或高傲的态度。
不脩(bù xiū)的意思:不修指不修边幅、不修饰,形容人的外表或言行举止不整洁、不规矩。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苍苍(cāng cāng)的意思:苍翠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丛薄(cóng b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而稀疏,纷繁而薄弱。
倒落(dǎo luò)的意思:指事物颠倒或倒转。
地势(dì shì)的意思:指地面的形势或地形。
峨嵋(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惊魂(jīng hún)的意思:形容非常恐惧或受到极大惊吓。
巨灵(jù líng)的意思:指非常强大的力量或巨大的精神力量。
空落(kōng luò)的意思:空无一人或物,形容空荡荡、冷冷清清的样子。
力强(lì qiáng)的意思:努力奋斗,争取上升,追求进步。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龙角(lóng jiǎo)的意思:比喻非常罕见的事物或稀有的珍品。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牛涔(niú c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或能力非常强大,非常厉害。
凄苦(qī kǔ)的意思:形容非常悲惨、艰苦。
首出(shǒu chū)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现象首次出现或首次发表。
送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将人送走或送别。
天语(tiān yǔ)的意思:指天上的话语,形容言辞高妙、博大精深。
天力(tiān lì)的意思:指上天的力量,形容力量强大、无法抗拒。
细流(xì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缓慢或进展不顺利。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下听(xià tīng)的意思:指在听到某人说话之后,立即采取行动或表现出反应。
鲜完(xiān wán)的意思:形容非常完美,没有一点瑕疵。
一股(yī gǔ)的意思:表示一种强大的力量或势头。
元精(yuán jī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具有非凡的才智和精神力量。
掌心(zhǎng xīn)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核心要点或全盘情况。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穿越复杂地形时所见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昂首出井,轩空落天语”,以“昂首”、“出井”、“轩空”、“落天语”等词描绘了作者从狭窄的地形中突破而出,抬头望向广阔天空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和开阔空间的向往。
接着,“涧水蒸暗岚,霏为客襟雨”描绘了山间雾气弥漫,涧水蒸腾,仿佛化作雨水洒落在旅人的衣襟上,营造了一种湿润而神秘的氛围。
“老厓经树缠,倒落不能竖”则通过“老厓”、“树缠”、“倒落”等词,形象地描绘了岩石被树木环绕,难以直立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和险峻。
“龙角砺已吞,牛涔郁还吐”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岩石比作吞吐龙角和牛涔的生物,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强大和不可预测性。
“蜀关峨嵋云,苍苍割一股”描绘了蜀地关隘与峨嵋山云雾相连,云雾仿佛切割了山的一部分,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壮观。
“巨灵矜力强,移来掌心舞”通过“巨灵”这一神话中的形象,表达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仿佛能够将山石移动,如同在掌心中舞蹈。
“下听蛟峡崩,瘦日压凄苦”描绘了深谷中传来蛟龙般的轰鸣声,以及瘦弱的日光压在心头的凄苦感,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疑突阴洞兵,惊魂摄鞞鼓”通过“疑突阴洞兵”和“惊魂摄鞞鼓”的比喻,表达了对未知和危险的恐惧。
“百梗通细流,水径极岨峿”描绘了众多曲折的小溪流过,水路极为险峻,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
“地势知鲜完,天力亦艰补”表达了对自然地形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之力的无力感。
“拓臂两隘开,攒骭万矛聚”描绘了两旁山峰如臂展开放宽道路,无数山石如万支利矛聚集,形象地展示了山岭的险峻。
“丛薄荒不脩,元精触遭腐”通过“丛薄”、“荒不脩”、“元精触遭腐”等词,表达了自然环境的荒芜和原始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衰败与腐朽。
“泠然萝底风,散我毛发古”描绘了风吹过藤蔓底部,使作者感到清凉,仿佛洗涤了内心的尘埃。
“回眄西南山,送人远含怃”表达了作者回首西南山时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旅人的思念和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艰难旅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南下随涧流,路回涧忽避。
稍东蹴乱石,活活浅可揭。
陟冈见广坪,明灭石经字。
龙泉出其巅,下与涧水会。
洗成一片雪,渟滀有馀地。
临流听未餍,閒道蹑我至。
小庵便食宿,折补昨失睡。
梦魂在何峰,是处响湍濑。
山好半在树,树多能作岚。
峰回磴随转,深翠藏龙潭。
潭小却不涸,酌之冽且甘。
孤亭近阳曦,就树藉草谈。
涧石谁留题,逼视得两三。
苏州与祭酒,前游曾并骖。
大梦先我醒,笑我还朝簪。
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贪?
卒业幸放归,听泉终一庵。
二子实闻此,山灵为之监。
诗成急寄似,黄髯洞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