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全文
- 注释
- 木芙蓉:一种观赏植物,也叫芙蓉,因其花形美丽而得名。
燕脂色:形容鲜艳的红色,类似古代女子常用的胭脂颜色。
初醉著:刚喝完酒的样子,状态微醺。
青镜:古代铜镜,泛指镜子。
妆慵:慵懒,不愿意或没力气化妆。
- 翻译
- 水边生长着无数的木芙蓉,露水浸润使它们的颜色像未浓厚的胭脂。
就像美人刚刚喝醉,勉强举起镜子想要化妆,却显得慵懒无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水边木芙蓉盛开的美丽景象。"水边无数木芙蓉"一句直接勾勒出画面,读者仿佛能看到成排的木芙蓉沿着潺潺流水而生长,而这些花朵数量众多,让人眼前一亮。
接着,“露染燕脂色未浓”则进一步描绘了这木芙蓉的颜色。"露"指的是早晨的露珠,"燕脂"是形容花瓣细腻如同燕子的羽毛,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花朵的颜色与女性肌肤的细腻相比较,既突显了花朵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未经雕饰、天然的美。"色未浓"则表达出一种尚未完全展现其魅力的含蓄之意。
第三句“正似美人初醉著”继续使用比喻,将这些木芙蓉花朵比作一位刚饮酒后、面色微红的美丽女子。"初醉著"不仅形容了女子在酒力未深时的迷人模样,也让人联想到这些花朵在秋风中轻摇,恰似那美人在微醺状态下的温婉动人。
最后,“强抬青镜欲妆慵”则是将这位美人进一步描写。"强抬青镜"形容女子半梦半醒之间,不愿意打扮自己,而"欲妆慵"则表现出一种懒洋洋的态度,似乎这些花朵也像这位初醉的美人一样,虽然已有装饰之意,却又因其天生丽质而不急于完全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女性美的巧妙比喻,传达了一种淡雅、含蓄且不失温婉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安丰倅李华被旨监军入闽讨贼华身督诸将先破贼巢穴所乡辄胜招捕使之成功监军之力居多守汀州四年民赖以安有应变压难之才仆游汀邵间实知其详为赋二首·其二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
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
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
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其四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
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