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
《诗·其二十七》全文
- 注释
- 闭门:关门,这里指私下里。
私造罪:偷偷干坏事。
准拟:打算,计划。
免:避免。
灾殃:灾难、祸害。
被他:被那个。
恶部童:邪恶的鬼差,指地狱中的小鬼。
抄得:发现并记录。
报:报告。
阎王:阴间主宰,掌管生死和赏罚。
纵:即使。
不入:逃脱。
镬汤:沸水大锅,比喻地狱中的酷刑。
亦须:也必须。
卧:躺在。
铁床:炽热的铁板,也是地狱酷刑之一。
不许:不允许。
雇人替:雇佣别人代替受罚。
自作:自己做的。
自身当:自己承受后果。
- 翻译
- 关起门来做坏事,打算逃避灾祸。
却被邪恶的鬼差发现,上报给了阎王。
即使逃过下油锅的惩罚,也得躺在炽热的铁床上受苦。
不允许雇人代替,自己做的事必须自己承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刻的佛教因果报应的场景,反映出古人对于来世惩罚的恐惧和信仰。"闭门私造罪"表明了罪行是在隐秘中进行,但却无法逃脱严格的审判。"准拟免灾殃"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避免苦难的渴望。然而,接下来的"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显示了即便是私下的罪过,也会被记录并向主管地府的阎王报告。
诗中"纵不入镬汤,亦须卧铁床"则形象地描绘了地狱中的酷刑,即使没有遭受最严重的煮烹之苦,也必须忍受如同卧在铁床上的折磨。"不许雇人替,自作自身当"强调了个人业力的概念,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替罪的可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地狱惩罚的生动描述,传达了对于道德规范和因果报应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佛教文化在唐代中国社会中的广泛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