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指何年飞到此,曾栖中竺悟来禅。
《飞来峰》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飞来峰》,描绘了飞来峰的奇特景象和历史底蕴。首句“理公著脚五峰前”点出理学家在此驻足,暗示飞来峰与佛教文化有所关联。接下来的“树石苍浮滴翠涎”形象地描绘了峰上的树木和岩石,仿佛翠绿的汁液在流淌,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因指何年飞到此”引出飞来峰的来历之谜,诗人询问其何时飞来,寓含着对自然奇观的惊叹和对历史的追溯。紧接着,“曾栖中竺悟来禅”提及飞来峰可能曾是僧人修行之地,与禅宗思想相契合,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猿可验为灵鹫”运用比喻,猿猴的存在象征着飞来峰的灵性,如同灵鹫一般超凡脱俗。而“万古无言有冷泉”则强调了山中的静寂和冷泉的永恒,进一步渲染了飞来峰的神秘与宁静。
最后两句“今日共知遗迹胜,隐名却有许由传”总结全诗,指出飞来峰作为历史遗迹的价值,尽管名字不显赫,但因其故事和传说,如许由的典故,反而增添了其独特的魅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飞来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谢公约惠墨竹图
幽人渍墨写成竹,变化琅玕作玄玉。
公约赠我两大轴,不比丹青凡草木。
六月都城苦炎燠,车马纷纷正驰逐。
曲台官冷昼掩关,净扫虚堂展霜幅。
帘间忽有微风来,不动纤枝清满屋。
忆得扁舟载雪时,曾寄会稽江上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