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业(bà yè)的意思:指占据权力和地位,统治一方或一国的事业。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成天(chéng tiān)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杵声(chǔ shēng)的意思:指锤击声或敲击声。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番禺(pān yú)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绪烦乱、不安定。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狐裘(hú qiú)的意思:指伪装成正人君子的坏人,比喻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心怀不轨。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天阙(tiān què)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泛指天子的居所。
天九(tiān jiǔ)的意思:指天上的九天,引申为非常高远、无法企及的地方。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业已(yè yǐ)的意思:已经,早已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羊城(广州)秋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
首联“炎天九月已狐裘,南雪年来不待秋”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炎夏与初秋的气候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炎炎夏日尚未离去,却已有人穿上冬衣,而南方的雪花似乎也不等待秋天的到来便悄然降临。这种反常的气候现象,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暗含对时局变化的隐喻。
颔联“砧杵声如光禄塞,牛羊气似白登楼”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砧杵声,是古代妇女洗衣时敲打衣物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秋日的宁静与劳作的场景;光禄塞,可能是指边塞之地,这里借指远离喧嚣的自然环境。牛羊气似白登楼,则是通过牛羊的气息与远处的白登楼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意境。
颈联“番禺山断成天阙,日月泉乾失药洲”则转向对地理景观的描写。番禺山断,指的是山峰被云雾遮蔽,仿佛与天相连,形成天宫般的景象;日月泉乾,可能是指泉水干涸,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药洲则是指生长着药草的岛屿,如今也失去了往日的繁盛。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逐渐消逝的感慨。
尾联“霸业已随流水去,花田一片自风流”收束全诗,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至历史与人文。霸业随流水而去,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时代的远去;花田自风流,则是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美,尽管历史的辉煌不再,但人们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羊城秋日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变化,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季节更替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