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天 台 三 圣 图 赞 宋 /释 绍 昙 人 无 害 虎 心 ,虎 无 作 人 意 。彼 此 不 关 防 ,何 妨 打 觉 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埃尘(āi chén)的意思:指微小的尘埃,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放过(fàng guò)的意思:指不追究、不责备、不惩罚。
丰干(fēng gàn)的意思:形容人才丰富,能力强大。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商校(shāng xiào)的意思:商校是指商业学校,特指培养商业人才的学校。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行令(xíng lìng)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灼然(zhuó rán)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天台三圣图赞》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对修行与悟道的深刻理解。
首句“满地埃尘弗扫除”,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路上的障碍与烦恼如同满地的灰尘,无法轻易清除。这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暗示了修行者面对的挑战与困难。
次句“无端商校泼文书”,进一步深化了前一句的意象,将修行过程中的繁琐事务比作“泼文书”,即不计其数、难以处理的文书,象征着修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杂务和琐事,这些都可能成为修行的干扰。
第三句“灼然拄杖能行令”,转而赞扬了修行者手中的“拄杖”——即法器或象征性的工具,它能够指引方向,赋予力量,使修行者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正确的道路。这里的“灼然”形容拄杖的明亮与清晰,寓意着修行者通过智慧与坚定,能够洞察真理,指引自己前行。
最后一句“不到丰干放过渠”,则以丰干和尚的故事作为结尾,丰干是禅宗的一位高僧,传说他能够预知未来,帮助众生。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修行的道路上遇到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放过渠”),只要坚持不放弃(“不到丰干”),最终都能得到智慧的指引,克服困难,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融合了禅宗的智慧与修行的哲理,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通过智慧的引领,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郑柏窗所藏莲社图
白莲生清池,至洁尘不污。
当时取名社,亦以清净故。
乐国初无有,莽莽果何处。
陶公寄醉乡,盖深得其趣。
公何挽不入,谢何推不去。
远师信高识,心杂固不取。
盗循彼何人,一见乃深许。
士固未易知,身名期岁暮。
遗风惊千祀,流落见缃素。
永怀名山游,乐与善人遇。
匡庐青拂天,江水日东骛。
我将解世缠,已办登山具。
载酒酹渊明,问津桃源路。
游乾明分韵得山字
竹风清如水,浣我尘埃颜。
老禅贫无锥,小破蔬笋悭。
短辕下鸱夷,共此半日闲。
住笔讯莺燕,把杯属江山。
老夫病止饮,苦语涩莫删。
揆予郊岛寒,著君季孟间。
江柳未遽折,园花且同攀。
后夜短亭梦,漫寄东风还。
送赴省七子
忆昔涂抹鬓未秋,著书初不缘穷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爱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槃饭惊浪舟,如輠转毂需膏油。
疾需妙剂寒需裘,李郝砚席初绸缪。
陈赵进脩警堕偷,出语凿凿珊瑚钩。
三臧笔底风雨遒,丁年出我便一头。
儒林丈人拔其尤,贤书政用谭笑收。
七子寂寂从我游,穷人累人君信不。
迄今里闬闻沈浮,玉音下天正旁搜。
南宫之行勿夷犹,巨鱼纵壑鹰辞韝。
雁塔岐路邻昆丘,捷音联翩走吾州。
壮志此去不啻酬,士抱奥学追前修。
噤不施世吾侪羞,肯卧少室甘沈幽。
肯闯侯门提蒯缑,贤科夷涂古共由。
论才君等谁与俦,可学老子拙自谋。
所向数奇老不侯,一樽上尽犹未休。
索句轧轧茧绪抽,不作儿女声悲啾。
倚须接武拱帝旒,付我一竿钓沧洲。
《送赴省七子》【宋·陈造】忆昔涂抹鬓未秋,著书初不缘穷愁。交契往往第一流,爱且助之恩意周。翳桑槃饭惊浪舟,如輠转毂需膏油。疾需妙剂寒需裘,李郝砚席初绸缪。陈赵进脩警堕偷,出语凿凿珊瑚钩。三臧笔底风雨遒,丁年出我便一头。儒林丈人拔其尤,贤书政用谭笑收。七子寂寂从我游,穷人累人君信不。迄今里闬闻沈浮,玉音下天正旁搜。南宫之行勿夷犹,巨鱼纵壑鹰辞韝。雁塔岐路邻昆丘,捷音联翩走吾州。壮志此去不啻酬,士抱奥学追前修。噤不施世吾侪羞,肯卧少室甘沈幽。肯闯侯门提蒯缑,贤科夷涂古共由。论才君等谁与俦,可学老子拙自谋。所向数奇老不侯,一樽上尽犹未休。索句轧轧茧绪抽,不作儿女声悲啾。倚须接武拱帝旒,付我一竿钓沧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67c70d30cde88382.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