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薄晚绝句二首·其一》
《薄晚绝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气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心情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春气(chūn qì)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或氛围,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候。

感物(gǎn wù)的意思:指人的感觉对外界事物产生共鸣或有所触动。

偏照(piān zhào)的意思:指阳光或灯光斜照,只照亮一部分,比喻只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心情(xīn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感情状态或内心感受。

一两(yī liǎ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翻译
春天的气息吹拂着我,却无法使我从沉睡中清醒。
病弱的身体感受着万物,内心的情感更加复杂。
注释
春气:春天的温暖气息。
吹人:吹拂在人的身上。
不作醒:没有使醒来。
病身:病弱的身体。
感物:感受着周围的事物。
底心情:内心深处的情感。
斜阳:傍晚的阳光。
也不藏:并未隐藏。
人老:人的衰老。
偏照:特意照射。
霜髭:白发(这里指胡须上结霜的白发)。
一两茎:一两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春夜喜雨》。诗中描绘了一个春日昏睡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春气吹人不作醒" 这一句表达了春天温暖气息的影响,使得人们在这舒适的环境中难以从沉睡中唤醒。这里,春意浓郁的氛围,不仅仅是外界景象的转换,更深入地触动了人心。

"病身感物底心情" 这句话则透露出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他可能因为生病而更加敏锐地感受到了万事万物所带来的复杂情绪。这里的“物”指的是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点滴,而“底心情”则是深藏于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这两句诗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夕阳下的光线与诗人的白发相映衬。斜阳,即西斜的太阳,没有隐藏诗人的年迈,而是更突出了诗人头上的白发。这“霜髭”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中光与暗、老与新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昏睡和夕阳照耀下的白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自然界变迁的感慨。同时,这些意象也让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致的同时,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与哀伤。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问汉守刘宝贤觅酒四首·其一

酒几于道少人知,乘坠俱忘即我师。

身后虚名如胜此,陶潜李白更无诗。

(0)

次韵探梅二绝·其一

淡妆曾记出疏篱,岁晚南枝的皪稀。

后夜月明如破萼,暗香还是著人衣。

(0)

正纪见遗梅花云春信数枝辄分风月以助清樽而一樽无有也戏成两绝赠之·其一

水中疏影月中香,枯树前头独自芳。

不有幽人时赏玩,谁传春信及寒香。

(0)

题促织·其一

玉绳低转过南楼,人在冰壶夜色幽。

湛湛露华凉似洗,啾啾蛩韵巧如讴。

絮叨高下恣情诉,断续悠扬不肯休。

叫彻五更寻隐处,自封门户共雌俦。

(0)

论翅·其一

紫翅青金翅,木翅与油单。

黑色全如墨,梅花两瓣攒。

松阔偕长短,蓑衣得更难。

遮身不见节,薄绉另相看。

(0)

红头额

红头虽然似花枝,早秋虽胜未为奇。

再来得胜亦不可,胜少输多何必疑。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