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副对联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上联“移门欲就山当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主人想要将门移动,以便让山景成为他的卧榻。这里的“移门”并非实际动作,而是表达了主人希望与自然亲密接触、将大自然的美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愿望。山作为背景,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下联“补屋常愁雨湿书”则展现了主人对于书籍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他常常担心雨水会浸湿自己的书籍,影响阅读与学习。这一细节体现了主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尊重,即使在生活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不忘提升自我,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传达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珍惜知识、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哲学。它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马索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
奇绝。
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
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
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
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