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闲(ān xián)的意思:安逸自在,没有烦恼和忧虑。
长斋(cháng zhāi)的意思:指长时间的禁食,特指佛教徒在特定时期内斋戒,不食五辛,以清净心灵。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石泉(shí quán)的意思:指冷泉,比喻心地冷酷无情,不知恩义。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闲日(xián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事情要做的日子。
饮石(yǐn shí)的意思:指忍受艰苦,不怕困难。
寓世(yù shì)的意思:将世俗之事寄托在某种象征性的事物上,以表达某种哲理或道理。
再三(zài sān)的意思:多次、反复
- 翻译
- 在世间的生活如同梦境,每天过得安逸仿佛过了一年。
枯败的蒲草翻来覆去地铺着,破旧的衣衫补了又补接连不断。
劝告客人在竹林中枕风而眠,长久斋戒只饮山泉。
回首过往,一切皆是错误,自觉比起醒悟的高僧还差得远。
- 注释
- 寓世:指在尘世生活。
安闲:形容生活平静悠闲。
败蒲:枯萎的菖蒲。
破裓:破烂的衣襟。
劝客:邀请或劝导他人。
长斋:长期素食,指修行者的生活方式。
石泉:山中的泉水。
万事错:指过去的种种选择和行为有误。
觉师:佛教中指觉悟的高僧。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中“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情怀,世间的纷争与忙碌,在诗人看来不过是短暂而虚幻的梦境。而“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则描绘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败蒲和破裓都是不被世俗所重视的事物,却在诗人的眼中成为了享受自然、安逸生活的象征。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一句,通过劝导旅人在风吹竹叶的声音中入睡,以及长时间地饮用清凉的山泉水,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肉体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
最后,“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所有纷争与忙碌的一种反思与释然。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之后,诗人回首往昔,不免莞尔自嘲,感慨万千。同时,这也体现出诗人对佛学中“无我”思想的一种领悟和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怀,展现了苏轼在佛教文化中的个人感悟,以及他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
太守东平来,固殊阮步兵。
步兵醉乘驴,太守整佩缨。
事物既已遗,驾车出东城。
园荒久不治,道路生棘荆。
地僻人马入,草间狐兔惊。
旧池堙犹窊,遗址岿不平。
窊者使之浚,岿者使之营。
博野高榭起,陈渔危台成。
榭前东山秀,台下卢泉清。
傍坞梧竹暗,翳水芹藻并。
渠渠有深堂,燕宾飞玉觥。
芍药广陵美,谑赠郑女情。
公子莫言归,古人未以轻。
欲知学山简,倒载去攲倾。
次韵和永叔赠别择之赴陕郊
古人相送赠以言,今人相送举以酒。
酒行殷勤意岂疏,酒罢踌躇悲更有。
行当何之来者谁,陕府兵吏争迎走。
壶浆往往过函关,翰林惜别方携手。
自言老大遇知难,愿得公诗为不朽。
公因索笔作长谣,落落寓言诚十九。
我惭竹管厕宫悬,纵合律度应非偶。
太守西行已不贫,忽获明珠盈大斗。
归立螭头未是迟,暂向棠阴问遗叟。
送毕郎中提点淮南茶场
汴中春絮乱,淮上鲚鱼时。
顺水疾奔马,出都犹脱羁。
拜亲将已近,食脍不言迟。
到日问茶事,遍山开几旗。
送吕寺丞希彦邠州签判
自有仲宣乐,从军仍近亲。
关河历周郑,风雪过咸秦。
原上方驱马,鞍傍忽起鹑。
世家传钓玉,重问渭川滨。
送刁秘校授涟水主簿归四明省亲
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
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
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
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