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谢 子 高 易 义 宋 /李 复 束 风 吹 园 未 曾 出 ,隐 几 潜 心 读 大 易 。低 头 不 知 客 人 门 ,但 见 开 编 时 点 笔 。天 开 地 辟 日 月 明 ,四 时 变 化 万 物 成 。伏 义 画 卦 混 沌 死 ,纷 纷 智 巧 凋 元 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大易(dà yì)的意思:大易指的是事情容易办成,没有什么困难。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点笔(diǎn bǐ)的意思:指写字时的点画和勾画,也比喻写文章时的点睛之笔。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伏羲(fú xī)的意思: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开地(kāi dì)的意思:开垦荒地,开辟新土地。
开编(kāi biān)的意思:开辟新的局面,开始创作或编纂。
潜心(qián xīn)的意思: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时点(shí diǎn)的意思:指某一特定的时间点,也可以指某一特定的时机。
时变(shí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元精(yuán jī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具有非凡的才智和精神力量。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智巧(zhì qiǎo)的意思:
(1).机谋与巧诈。《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李善 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及伪之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 清 汪懋麟 《学士再迭前韵见贻奉答》之三:“吾徒守忠信,智巧将奈何。”
(2).智慧与技巧。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乃用工力智巧,剪剔移徙,杂以肥沃药物注灌,花始变而趣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以夷砲论,非自天降也,非自地出也,不过人之智巧所为耳。”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他搜索尽了自己所学习过的各样理论、各样工作方法、各样鼓动群众的智巧。”知客(zhī kè)的意思:知道怎样招待客人,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
伏羲画卦(fú xī huà guà)的意思:指伏羲氏创造八卦,用以推测吉凶祸福的方法。
天开地辟(tiān kāi dì bì)的意思:指大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能够创造出新的天地。
- 注释
- 东风:春风。
吹园:吹过园子。
未曾:还未。
出:出门。
隐几:静坐。
潜心:专心致志。
大易:《易经》。
低头:低下头。
客入门:有客人来访。
开编:翻开书卷。
天开地辟:天地开辟。
日月明:日月明亮。
四时变化:四季更迭。
万物成:万物生长。
伏羲:古代神话中的创世人物。
画卦:创制八卦。
混沌死:混沌状态结束。
纷纷:众多。
智巧:智慧。
彫元精:雕琢宇宙的精华。
- 翻译
- 东风轻轻吹过园子我仍未出门,静静地坐在那里专心研读《易经》。
低头沉思并未察觉访客已进门,只见翻开书卷时提笔写字。
天地开辟,日月光明,四季更替万物生长。
伏羲创制八卦,混沌初开,世间智慧巧妙地雕琢了宇宙的精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天的书房里专心致志地研读《易经》的场景。"东风吹园未曾出,隐几潜心读大易"表明诗人深居简出,不与外界接触,全神贯注于古籍的研究中。"低头不知客入门,但见开编时点笔"则写出了诗人阅读时的心无旁骛,即使有客人来访也不自知,专心至极,甚至连笔记的动作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
接着,"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表达了宇宙间自然规律的和谐与完美,这也是《易经》所探讨的核心内容。最后两句"伏羲画卦混沌死,纷纷智巧彫元精"则是对古代圣人伏羲创造八卦的传说进行了颂扬,赞美其智慧和才能。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易经》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规律与生命哲学的思考。通过对古籍的研读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宁静的心灵状态。这首诗语言朴实而意境深远,是一篇融合了儒家、道家的思想之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