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侧华阳一幅巾,碧眸苍鬓貌如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梁 弥 仙 宋 /张 炜 笑 侧 华 阳 一 幅 巾 ,碧 眸 苍 鬓 貌 如 春 。罗 浮 洞 里 通 勾 曲 ,疑 怪 相 逢 似 故 人 。
- 注释
- 笑侧:微笑时。
华阳:地名,可能指代仙境或某处名胜。
一幅巾:一条头巾。
碧眸:碧绿的眼睛。
苍鬓:斑白的鬓发。
貌如春:容貌像春天般年轻。
罗浮洞:传说中的仙山洞府。
通勾曲:蜿蜒曲折。
疑怪:感到惊奇。
相逢:相遇。
似故人:像老朋友。
- 翻译
- 他微笑时像戴着华阳的一幅头巾,碧绿的眼睛和斑白的鬓发显得如春天般年轻。
在罗浮洞中蜿蜒曲折,仿佛遇见了旧识,让人感到惊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炜的《赠梁弥仙》,通过对诗中意象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深远情思和高妙境界。
开篇“笑侧华阳一幅巾,碧眸苍鬓貌如春”两句,描绘了一位女子的艳丽容颜和优雅神态。这里的“华阳”通常指代美好的事物,“一幅巾”则是指女子头上的装饰,这里用来形容她的笑容,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展现出来。而“碧眸苍鬓”更是形容她眼神清亮,鬓发如青苔般浓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春天一般生机勃勃。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捕捉,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境界的向往。
下两句“罗浮洞里通勾曲,疑怪相逢似故人”则是从自然景观转入仙境奇遇。这里的“罗浮洞”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洞府,而“勾曲”则形容道路的迂回曲折。“疑怪相逢似故人”中,“疑怪”表达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寻,而“似故人”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次邂逅所感到的亲切与温暖,如同与旧友重逢一般。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中仙境的神秘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刻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精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宋代词风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远游
远游非吾志,偶堕天一角。
去就亦有期,宁能计今昨?
料理贫居士,守书负西郭。
清心见古初,德宅甘寂寞。
杜门坐春深,绿竹解寒箨。
虽无清时赏,幽意各有托。
千载非长生,松乔未足学。
焉知勾漏令,不厌宦情薄。
山中归去来,朝霞可以酌。
登石城驿亭
南游未是谪,北行不当归。
今旦陟崇冈,飘飘风吹衣。
始我在京时,双阙凝秋晖。
别来守穷海,故国音书稀。
窃禄滋愧负,何时睹柴扉。
胡不依白日,去即能如飞。
驿楼俯平川,其下白云围。
雨馀足稻粱,可以信丰饥。
去去道路远,王事毋稽违。
须句曲
朝望须句曲,青桑被原野。
牛马何茫茫,尽在大堤下。
堤高容可隐,河水堤上流。
年去复年来,青蒲送行舟。
借问行舟里,谁是回乡客?
燕赵与东吴,憧憧竞晨夕。
山中有老人,白发不可量。
自不缘年寿,何因尔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