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时(āi shí)的意思:指在逆境或困难时刻表现出悲伤或忧愁的情绪。
变橘(biàn jú)的意思:变成橘子的颜色或状态。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特点发生了改变。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超忽(chāo hū)的意思:形容忽视或忽略得非常严重。
陈根(chén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源、根本。
川湄(chuān méi)的意思:指江河流域的地区,特指中国长江和湄公河流域。
焚芝(fén zhī)的意思:焚烧珍贵的芝草,比喻浪费、毁坏贵重的东西。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歼良(jiān liáng)的意思:歼灭优秀的敌人。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空说(kōng shuō)的意思:指说话没有实际行动或没有实际效果。
邻笛(lín dí)的意思:邻居之间相互交往、交流的一种方式。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三川(sān chuān)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淮河三大水系,也可泛指三个重要的区域或地方。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书帷(shū wéi)的意思:指书籍的帷幕,比喻读书学习的氛围或环境。
双崤(shuāng xiáo)的意思:指两座高山相对而立,形成壮丽景象。也比喻两个人或事物相对而成为独特的景观。
迢遰(tiáo dì)的意思:迢遰指的是行走缓慢、路途遥远的意思。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子衿(zǐ jīn)的意思:指年少时期的衣领,比喻人的品行、性格或才能等在年轻时就显露出来。
- 翻译
- 远行经过双崤的险峻道路,飞快地掠过三川的岸边。
在这里我们都迷失了方向,思念你却无法表达。
旅行的人仿佛变成了传说中的橘,离世的人迅速如燃烧的灵芝。
回忆往昔我们在江湖上的日子,一同吟诵着那首《子衿》诗。
谁曾想山陵河谷变迁,反而被邻近的笛声触动悲伤。
陈旧的根不是坐席上的花草,稻穗做的帷幕与书卷的世界大不相同。
行善成了空谈,残害忠良的事实确凿无疑。
如今的严先生,哀叹命运而不哀叹时局。
- 注释
- 迢遰:遥远的样子。
双崤道:崤山的两个峡谷,古代交通要道,常指险峻之路。
超忽:飞快地越过。
三川湄:三川即黄河、洛水、伊水,湄指岸边。
俱失路:都迷失了道路,比喻迷茫或失去方向。
思君不可思:很想念你,但这种思念难以言表。
游人:旅行的人,此处可能有深层寓意。
变橘: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喻指化为异物,此处或指变化无常。
逝者:去世的人。
焚芝:芝草为仙药,焚芝象征生命的快速消逝。
江湖上:泛指远离朝廷的民间或流浪生活。
子衿诗:《诗经》中的一篇,常用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陵谷徙:山陵河谷变迁,比喻世事巨变。
邻笛悲: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听到邻家笛声而感伤,比喻因外界事物触动内心的哀伤。
陈根:老树根,比喻陈旧的事物。
席卉:席上的花草,比喻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
穗帐:用稻穗装饰的帷幕,可能指简陋或特殊的居所。
书帷:书卷环绕的环境,比喻文人学者的生活环境。
与善:行善,做好事。
成空说:变成空洞的谈论,没有实际行动。
歼良:残害善良的人。
信在兹:确实发生在此。
严夫子:对严先生的尊称,可能指代某一品德高尚但遭遇不幸的人物。
哀命:哀叹个人的命运。
哀时:哀叹时局,时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哀叹。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失落。"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开篇即以宏大景象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般的意境,表明诗人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接着"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诗人借失落之感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但这种思念又是那么的渺茫和难以触及。
在接下来的几句里,"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通过游人对橘子味道变化的感受,以及逝去者留下的只剩香气的芝草,诗人表达了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哀伤。"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则是诗人回忆与友人在江湖之上共同吟诵诗歌的情景,这种美好的往事现在只能是记忆中的片段。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一句,通过对地理变迁的提问和对邻里间笛子声响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哀叹。最后几句"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则是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和缅怀,以及这种友情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虚幻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一种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