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闷 中 赓 赵 丞 韵 宋 /华 岳 壮 士 不 同 儿 女 曹 ,谁 云 赋 性 太 粗 豪 。一 编 韬 略 进 擒 虎 ,十 辖 丝 纶 学 钓 鳌 。剑 口 不 磨 韩 信 血 ,鼎 心 须 刮 食 其 膏 。英 雄 多 少 不 平 气 ,一 夜 朔 风 争 怒 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粗豪(cū háo)的意思:形容人的粗鲁豪放、豪爽大方。
钓鳌(diào áo)的意思:以小钓大,用小鱼钓大鳌鱼,比喻利用小事物引出大事物。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赋性(fù xìng)的意思:
[释义]
(名)天性。
[构成]
偏正式:赋(性
[例句]
赋性刚强。(作主语)韩信(hán xìn)的意思:指具有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的人。
怒号(nù háo)的意思:怒吼、愤怒地大声喊叫。
平气(píng qì)的意思:平静心情,保持冷静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韬略(tāo lüè)的意思:指隐藏智谋,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计谋和才智。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 翻译
- 英勇的壮士不同于寻常儿女,谁说他们的本性过于粗犷豪放。
他们研读兵书策略,如同捕获猛虎,学习驾驭权谋如同钓取巨鳌。
剑刃上刻着韩信的血迹,象征着坚韧不屈,国之重器需要刮去食其的油脂以砺其锋芒。
无数英雄心中充满不平之气,他们在寒冷的夜晚,仿佛听见朔风吹过,愤怒地呼啸。
- 注释
- 壮士:指英勇的人。
儿女曹:普通男女。
赋性:性格。
粗豪:粗犷豪放。
韬略:军事策略。
擒虎:捕捉老虎,比喻战胜强敌。
丝纶:古代帝王的诏令,此处比喻权谋。
钓鳌:钓大鱼,比喻掌控大局。
韩信血:韩信的典故,象征坚韧与勇气。
食其膏:食其,汉初名臣,此处比喻国家的精华或资源。
英雄: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
不平气:愤慨的情绪。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怒号:大声呼啸。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壮士的英勇形象,开篇即以“不同儿女曹”四字强调其与常人不同的气概。接着,“谁云赋性太粗豪”一句,则是对这壮士性格的进一步刻画,表明他不仅身材雄伟,而且性情也豪迈至极。
“一编韬略进擒虎,十辖丝纶学钓鳌。”这里的“一编韬略”和“十辖丝纶”都是比喻壮士武艺超群,他能够像使用兵器一样轻松地捕捉猛虎和大鱼,显示出他过人的力量和技巧。
在“剑口不磨韩信血,鼎心须刮食其膏。”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名将韩信,以此来形容壮士的武力之强。剑口不需磨砺,即能刺穿韩信的鲜血;鼎心必须刮去才能吃掉其肉,可见壮士的力量非同小可。
最后,“英雄多少不平气,一夜朔风争怒号。”这两句则描绘了壮士内心的不满与激昂,尽管外界可能看不到他的英勇,但他心中的正义感和对不公的愤慨如同狂风暴发,充分展现了 壮士的英雄情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身强力猛、性格豪迈、内心正直的壮士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