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道(bào dào)的意思:报道是指通过媒体或其他渠道传递消息、信息或事件的行为。也可以指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的内容。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词仙(cí xiā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才思敏捷、善于用词的人。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关怀(guān huái)的意思:关心、照顾、关怀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墙阴(qiáng yīn)的意思:指在墙的阴影里,比喻隐藏在背后或不显露出来的地方。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香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美好而令人陶醉的梦境,也用来形容幻想、虚幻的美好事物。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雁序(yàn xù)的意思:指人或物有次序地排列,如同雁群飞行时的队形。
烟柳(yān liǔ)的意思:形容春天柳树枝条柔软婀娜,轻盈飘逸。
幽怀(yōu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思念或忧愁。
- 鉴赏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怀古》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以凤凰台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开篇“黄叶声中,金风客里”,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黄叶飘落,金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江城有侣相寻”一句,点明了人物的情感活动,似乎在说有人在这样的季节里,于江城中寻找着什么,或是思念着什么,情感细腻而深沉。
“正夕阳烟柳,报道秋深。”夕阳西下,烟柳轻摇,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着岁月的深沉与不可逆转。接下来“不信黄昏立尽,祗余得、雁序哀吟”一句,通过雁群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关怀甚、衣香梦冷,花草愁侵。”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愁苦,衣香梦冷,暗示着美好的回忆已成过去,而花草的凋零则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无常。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萧森。何时凤去,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萧森”一词,既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何时凤去”则借用了凤凰台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怀念与失落。“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更是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看三山天外,二水洲心。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诗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与洲心,仿佛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然而,“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一句,又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对能够理解自己心境之人的渴望。
“归来也、幽怀未展,月黯墙阴。”结尾处,诗人虽然回到了现实之中,但心中的忧郁与愁思并未消散,月色暗淡,墙影斑驳,更添了几分寂寥与孤独。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十
三伏炎熇,吴牛喘、老颠欲裂。
讵便少、池荷半亩,山松百尺。
赤日红尘那可耐,哀梨并剪无从觅。
且临风、快读剑南诗,倾一石。堂堂处,装何急。
咄咄处,人都逼。算功名马槊,关山梁益。
绿鬓双螯寒夜擘,白头猛虎霜天射。
渐卷终、不觉海风生,冰车砉。
金缕曲
对月能闲坐。似空山、更寒人静,云淡烟锁。
道甚新春愁绪减,依旧寂寥无奈。
谁领略、满城灯火。
看遍小屏风上画,只梅花、清瘦还如我。
邀素月,成三个。韶光一瞬随风堕。
正消停、幽兰香里,罗浮梦左。
睡鸭频移瓶注水,便是长宵功课。
垂纸帐、拥衾高卧。
凤头微沉门静掩,又何心、问踏歌箫鼓。
莲花漏,从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