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人共嫉,事定我当烹。
《可惜》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党祸(dǎng huò)的意思:指党派之间的争斗和纷争所导致的祸害。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日者(rì zhě)的意思:指日子,表示时间或时光。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 注释
- 日者:时日。
何及:紧迫。
天乎:上天。
不平:不公。
功高:功劳极大。
人共嫉:人人忌恨。
事定:事态平定。
烹:烹刑。
父老:乡亲们。
俱:都。
呜咽:悲泣。
天王:天子。
圣明:非常明智。
罹:遭受。
党祸:党争之祸。
孤城:孤寂之城。
- 翻译
- 如今时日紧迫,上天是否公正?
我功绩太高,人人忌恨,一旦事态平定,我将遭受烹刑。
乡亲们都悲泣,天子原本圣明。
我不怕遭受党争之祸,含泪离开这座孤城。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功高而遭人嫉妒的士人,在政治风波中被冤枉、遭受不幸的情形。首句“日者今何及,天乎有不平”表达了时间飞逝,而世事不公的感慨。接着“功高人共嫉,事定我当烹”则指出由于自己的成就卓著,反而遭到了他人的嫉妒和陷害。
在“父老俱呜咽,天王本圣明”中,“父老”指的是年长者或前辈,"俱呜咽"表达了他们对于士人不幸遭遇的叹息和同情。而"天王本圣明"则是对君主智慧和公正的信任。
末句“不愁罹党祸,携泪向孤城”展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悲凉。尽管自己没有参与任何政治朋党(“不愁罹党祸”),但仍旧要带着泪水前往偏远的孤城,或许是指被贬官或流放。
整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于天理公正的坚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