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成哀(chéng āi)的意思:
汉成帝 与 汉哀帝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自 汉 室,迄至 成 哀 ,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 灵均 餘影,於是乎在!”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江河(jiāng hé)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可阻挡。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一镜(yī jìng)的意思:指一瞥、一眼、一瞬间的时间。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相陪龙象上高台,下界群峦拱上台”以“龙象”比喻高大庄严的山峰,与“上高台”的人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崇高的氛围。群峦围绕着高台,仿佛在向其致敬,展现出自然界的秩序之美。
颔联“红日背山移午食,白云沈石冷苍苔”则转向对时间与空间的描绘。红日西斜,背山而落,暗示着一天即将过去,人们开始准备午间餐食。同时,白云覆盖在石头上,使得石面显得更加冷寂,苍苔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古朴之感,整个画面既有动态的流转,又有静态的凝固,构成了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美。
颈联“几家城郭千山外,一镜江河万派回”将视角拉远,从山中景象转至更广阔的天地。远处的城郭隐没在千山之外,而江河则如同一面镜子,汇聚了无数支流,反映出自然界的广阔与复杂。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地理上的辽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尾联“读罢残碑馀夕照,隔林猿鹤自成哀”收束全诗,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的思考。夕阳余晖中,诗人或许正在阅读一块古老的碑文,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而林间的猿猴与鹤鸟,它们的哀鸣似乎是对这份静谧与深沉的回应,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乡道中苦雨
我行循秋意,朝朝率西浒。
入山本自深,况复穿林薮。
谁携南浦云,尽作东乡雨。
弥旬见伏阴,每旦风雷怒。
岩阿少剩藏,烟霭相倾吐。
幽壑染黄精,疑是千山乳。
万象纷凄其,历乱谁堪主。
柳懒如欲眠,竹醉犹解舞。
山鸟无一飞,山人多闭户。
谁怜万里客,独行何踽踽。
所嗟行路难,雨行倍辛苦。
目断岭南峰,迷离安可数。
世道
世道人所为,深思劳一己。
今及古往来,智与愚终始。
湍湍心性源,情欲日就滓。
混沌既波漩,旦下江河水。
反古生今世,习好皆骳骫。
今智恶其凿,今愚则诈尔。
相笑复相哀,前后空相指。
纷纷逐世群,决流东西使。
代有救世贤,不过汪波砥。
莫诧采薇高,莫嗤叩角鄙。
未分终古忧,何以殊彼此。
所叹往者人,滔滔悲皆是。
复念后者人,汩汩将安止。
介身处其中,孤行何足恃。
内省独深思,思心曷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