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从紫竹洞,津口问湖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意境。
首句“杖从紫竹洞”,以“紫竹洞”为隐喻,暗示了隐士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透露出他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手持紫竹制成的拐杖,踏足于这清幽之地,可见其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亲近。
“津口问湖船”,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乘船游湖,悠然自得。这里的“津口”指渡口,而“湖船”则代表了他与外界交流的方式,通过水路,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
“笭箵收凉雨,跏趺向晚烟”,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在雨后湖边的生活场景。笭箵,是一种竹制的捕鱼工具,这里用来形容雨后的宁静与清新。而“凉雨”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恩赐与和谐。同时,“跏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隐士盘腿而坐的姿态,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晚霞与烟雾交织的美景,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隐无郫上宅,耕少汶阳田”,这两句表达了隐士远离尘世喧嚣,不求功名利禄的生活态度。郫上宅与汶阳田,分别借用了古代文人向往的隐居之地,强调了隐士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以及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淡漠。
最后,“便可移家去,渔歌共岁年”,表达了隐士愿意在此终老的愿望,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渔歌,不仅象征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也寓意着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共同度过了岁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与心灵世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曲江分韵得日字
曲江矶头山崒嵂,此景江南夸第一。
渔舟晚弄暖波閒,市楼春映晴岚出。
拥肩寒吟入图画,席地草饮成真率。
更叩僧房借榻眠,再上山椒约明日。
余评事惠龙团兽炭香璎凫实且许以百丈山楮衾
青禽衔云落蓬壶,风檐快读光眉须。
百朋珍贶罗庭隅,一一皆可当清娱。
建溪龙焙香云腴,香璎巧制来东吴。
鬅鬙兽炭奇形模,辟邪天禄狮熊貙。
王家舄种君家凫,晴沙暖抱明月珠。
雅意下照仙人癯,矮窗醉兀诗情孤。
蒲团松拂烧红炉,蜗庐积冻春潜驱。
侍儿金珞香玉肤,月铛着雪煎春酥。
窗前笑玩娇黄雏,能言直可贡上都。
其波及晋皆君余,独欠一幅横云铺。
王孙醉拥红氍毹,楮生长揖非吾徒。
藤床纸帐恰此须,能供梅花清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