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深火正热,膏减灯半灭。
童惊林虎过,僧惜涧松折。
餐毡(cān zhān)的意思:餐毡指的是在餐桌上铺的毡子,比喻吃饭的地方。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肺肝(fèi gān)的意思:形容内心非常忧虑,痛苦不堪。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火正(huǒ zhèng)的意思:形容火焰旺盛、火势猛烈。
涧松(jiàn sōng)的意思:指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品质。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蓬山(p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雄伟、高耸入云。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殊胜(shū shèng)的意思:非常优秀或出众,超越寻常
苏子(sū zǐ)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追想(zhuī xiǎng)的意思:怀念已逝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兴十首》之一,以贫苦生活和高尚节操为主题。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庐山夜宿时的场景,通过雪夜中的细节,如炉火虽暗却仍炽热,灯火将熄而童子惊觉虎过、僧人惋惜松折,展现了环境的艰苦与生活的不易。然而,诗人回忆起这些经历,却感到它们能净化心灵,缓解内心的热切与执着。
"昔我游庐山,夜遇东林雪" 开篇点题,勾勒出一幅雪夜行旅的画面。"灰深火正热,膏减灯半灭" 两句运用对比,形象地写出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童惊林虎过,僧惜涧松折" 描绘了环境的险恶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最后,诗人感慨这些经历带来的内心平静,"至今每追想,可解肺肝热",表达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反思和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
"那知蓬山梦,忽继此清绝",诗人将过去的艰辛生活比作仙境般的蓬莱梦境,突显其超脱世俗的清高。"殊胜苏子卿,餐毡持汉节" 以苏武牧羊的典故自比,强调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即使生活困苦,也如同苏武一样坚韧不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精神和高尚情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