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残火(cán huǒ)的意思:指火焰已经燃尽,只剩下残余的火焰。比喻事物已经衰落,只剩下残存的力量或影响。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酬唱(chóu chàng)的意思:表示回报别人的歌唱或音乐演奏。
达览(dá lǎn)的意思:指通达博览、见多识广的人。
大初(dà chū)的意思:指事物开始的时候,初期阶段。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端坐(duān zuò)的意思:坐得端正、不动,形容态度庄重、端庄。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寒蟾(hán c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蟾蜍不再叫唤的时候。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燎炉(liáo lú)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的炉子,比喻非常繁忙或非常热闹的场所。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屏障(píng zhàng)的意思:指起到阻挡、保护作用的东西或人。
禽鸟(qín niǎo)的意思:指禽鸟类,也用来比喻人的行为轻浮不正派。
情知(qíng zhī)的意思:情知指的是通过感受和体验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能够凭借直觉或经验去了解事物的本质。
清畅(qīng chàng)的意思:清新畅快,纯净爽朗。
曲沼(qǔ zhǎo)的意思:指人心险恶、曲折难测,比喻处境险恶、难以预料。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疏明(shū míng)的意思:指通过排除疑惑、澄清迷惑来使人明白、明了。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颓然(tuí rán)的意思:形容人情绪低落、气馁、沮丧的样子。
外形(wài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外部形态或外观。
万虑(wàn lǜ)的意思:形容忧虑繁多,心事重重。
晤语(wù yǔ)的意思:晤语是指会面时的言辞,指会谈、交谈。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新酿(xīn niàng)的意思:指新的事物经过时间的酝酿,变得更加成熟完善。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虚旷(xū kuàng)的意思:指空荡无物,没有实质内容的状态。
夜作(yè zuò)的意思:指在夜晚工作或创作。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寓目(yù mù)的意思:指景色美丽、壮丽,令人赞叹和陶醉。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小轩中观赏月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描绘了小轩周围的环境,竹子从屋顶伸出,营造了一种幽静而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两句,通过“寒蟾”(月亮)和“漏疏明”(月光稀疏明亮),以及“碎影罗屏障”(月光在竹叶间散落,如同罗网般铺满四周),生动地展现了月光洒落在竹林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虽然羡慕邻居家的豪华园林,却因某种原因无法前往探访,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深意。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表明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欣赏,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景观,都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平静。“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强调了心灵的平静对于欣赏美景的重要性,景物的美源自于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几句“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霜风、曲沼、飞鸣的禽鸟和杉松的回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描述了诗人点燃炉火,温酒解忧的情景,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即使在亭间交谈,也能放下得失,达到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宜昌城南有汉景帝庙
城南汉景祠,郁郁依大栗。
婆娑舞巴童,迎神激清瑟。
普土皆王臣,瘴陕犹荐苾。
惟王禘其祖,礼先所自出。
郡国奉禋祀,我疑章武日。
孔明礼乐材,斟酌得疏密。
儒生许孟辈,会议想奋笔。
惜哉无史官,宪章坐散逸。
罘罳此仅存,取證谅难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