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从大夫后,禄乃二千馀。
《伯逢欲予买一田墅因成自讼》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伯 逢 欲 予 买 一 田 墅 因 成 自 讼 宋 /宋 祁 予 从 大 夫 后 ,禄 乃 二 千 馀 。簪 笔 论 何 事 ,藏 山 著 底 书 。病 教 年 事 早 ,拙 使 宦 情 疏 。合 治 菟 裘 未 ,蜗 牛 尚 有 庐 。
- 翻译
- 我跟随在官员之后,俸禄大约有两千多。
手持象牙簪和笔,讨论些什么事情,又把多少知识藏在了山中书中。
疾病让我早早地衰老,笨拙使我官场情感淡薄。
本应归隐田园,但连蜗牛都有自己的小屋,我还未能购置住所。
- 注释
- 予:我。
大夫:古代官职,这里指官员。
禄:俸禄。
二千馀:大约两千多。
簪笔:插着簪子的笔,古代官员的标志。
论何事:讨论什么事情。
藏山著底书:把知识藏在书籍中,形容学问渊博。
病:疾病。
年事:年龄。
拙:笨拙。
宦情:做官的情感或欲望。
合治:本应经营。
菟裘:古代隐士的居所,此处指归隐。
蜗牛尚有庐:连蜗牛都有自己的小窝,比喻自己还没有归隐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宋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活和物质条件的一种自嘲与无奈。开篇"予从大夫后,禄乃二千馀"透露了诗人的官职及收入水平,是一位中层官员,但他的心态并不以此为满足。在"簪笔论何事,藏山著底书"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抱负和内心的不平凡愿望。然而接下来的"病教年事早,拙使宦情疏"则显示出诗人的自知之明,他意识到自己年纪尚轻,对世事还不够通晓,因此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
最后两句"合治菟裘未,蜗牛尚有庐"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生活条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他对于更好生活状态的渴望。
在这首诗中,宋祁并没有直接提及"伯逢欲予买一田墅因成自讼"这一事件,而是通过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反映了这种外部事件对他的影响,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于更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