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言超有象,谁会入无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寒沙(hán shā)的意思:形容寒冷而凄凉的沙地或沙漠。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蓟门(jì mén)的意思:指门庭草木繁盛的样子,形容景象美丽、繁华的样子。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游眺(yóu tiào)的意思:远眺、远望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 鉴赏
这首《早游盘山憩古公兰若》是明代诗人谢榛的一首游记诗,描绘了清晨探访盘山古寺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以及诗人对禅意与超脱境界的追求。
首联“蓟门随去住,游眺此身轻”点明了诗人随性而行,游历山川,身心得到了释放和轻盈。接着,“云起千峰白,泉流一涧清”两句,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泉水清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寒沙馀马迹,初日散鸦声”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初照,沙地上留下马蹄印,乌鸦在晨光中发出叫声,画面富有动态感,又不失宁静之美。接下来,“空中孤磬落,松下老僧迎”则将视线转向寺庙,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松树下老僧迎接访客,这一场景充满了宗教的庄严与祥和。
“碧玉开禅径,黄金作化城”运用比喻手法,将寺院的环境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碧玉般的禅径、黄金打造的化城,既体现了佛教的崇高与纯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共言超有象,谁会入无生”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们共同探讨超越物质世界、进入无生之境的深刻哲思。“何必匡庐上,遥寻惠远盟”则是诗人对自身追求的反思,认为不必远赴名山大川,内心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超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