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敛木微脱,声知天地秋。
楚泽元多怨,骚人最善愁。
枨触(chéng chù)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刺中要害。
触动(chù dòng)的意思:触动指触摸或触发,引申为触发某种情感或反应。
离忧(lí yōu)的意思:摆脱烦恼和忧愁,消除心中的痛苦和困扰。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入破(rù pò)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进入到破败的状态或境地。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这首清代诗人凌扬藻的《岳阳楼闻笛次林迪园韵(其二)》描绘了一幅秋夜登楼听笛的景象。首句“烟敛木微脱”通过描绘轻烟收敛、树木略显凋零的秋夜景象,渲染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声知天地秋”进一步强调笛声所传达的秋意,仿佛连天地都被这笛声触动。
“月华当水净”写明月如水,清澈明亮,与前文的静谧相映成趣。而“霜气逐云流”则暗示了秋夜的寒意,云彩随风流动,仿佛霜气也随之弥漫。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秋天的深沉和寂寥。
“楚泽元多怨,骚人最善愁”借用楚地多愁善感的传统,以及屈原等骚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那堪闻入破,枨触动离忧”直抒胸臆,笛声的破碎和断续,触发了诗人心中的离别之苦,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笛声引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离别的深深思考,展现出清末文人士大夫的幽思与哀愁。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
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
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于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于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
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