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角》
《闻角》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谁送寒声梦中遥知人在戍楼东。

明朝梅岭花飞雪,未必都因昨夜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梅岭(méi lǐng)的意思:梅岭是指梅花盛开的山岭,比喻人物的才华或事物的特点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翻译
是谁把寒冷的声音送入我的梦境,我猜想人应在遥远的戍楼东边。
明天的梅岭,即使花开如雪,也不一定全是因为昨晚的风。
注释
寒声:寒冷的声音,可能指风声或某种象征思念的凄凉声音。
戍楼:古代边境上的军事防御建筑,常有人驻守。
明朝:明天,表示时间。
梅岭:地名,可能指有梅花的地方,也可能象征冬季或远方。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角》,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黄庚。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夜晚听闻军号角声引发的思绪。首句“谁送寒声入梦中”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被角声惊扰,那声音仿佛带着寒意穿透梦境,传递出一种孤寂和远方战事的气息。次句“遥知人在戍楼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遥远而艰苦的边塞情境,让人想象戍楼边守卫者的艰辛。

后两句“明朝梅岭花飞雪,未必都因昨夜风”,诗人宕开一笔,由角声引向对明日景象的联想。他暗示,即使明天梅岭(可能指梅花盛开的地方)飘起雪花,也不一定全是昨晚风的作用,更可能是戍楼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化作了漫天飞雪。这句寓言式的表达,既富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沉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与敬意。

整首诗以角声为引,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戍楼边关的冷寂与壮美,以及诗人对戍卒的深深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寄张子猷

九州胡马闇尘埃,政恐狂澜不可回。

敢念陶潜旧彭泽,当寻阮肇过天台。

三朝我乏回天力,一壑君还钓月来。

便好相从长夜饮,箪瓢新有脯青苔。

(0)

九锁山十咏·其五仙人隐迹

至人犹神龙,变化不可测。

隆然七尺躯,印此一片石。

我行半江海,空飞杳无迹。

(0)

九锁山十咏·其六云根石

浮云无定姿,灭没须臾閒。

一朝化顽石,千古遗空山。

天地亦幻物,谁能诘其端。

(0)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韵·其一

狎鸥东海上,结友竹林贤。

国难知谁救,途穷祇自怜。

空花迷眼界,秋月契心禅。

未起归欤兴,重寻载酒船。

(0)

马家山

山头红日生,山下蚁蛙争。

朝市谁能问,烟云我自耕。

胡麻调紫蕨,黄独煮香粳。

无意随园绮,逃名更得名。

(0)

句·其六

未知真是岳,祇见半为云。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